浅谈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熊梅
[导读]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呢?本人结合个人二十年的写作教学实践,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1.学会观察、积累素材。2.积累词句、培养恒心。3.写作诀窍、一点即通。4.激励评价、增强自信。作文教学的写作方法很
  柳州市柳南区洛满镇凤山教学点
       
       
        摘要: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呢?本人结合个人二十年的写作教学实践,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1.学会观察、积累素材。2.积累词句、培养恒心。3.写作诀窍、一点即通。4.激励评价、增强自信。作文教学的写作方法很多,目的就是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表达,不再觉得写作文是一种负担。
       
       
        关键字: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呢?本人结合个人二十年的写作教学实践,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观察是作文的基础,一切作文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观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呢?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看到不少同学唉声叹气,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学生认为观察就是看,他们不会观察,不懂什么是观察,写起作文来,脑袋空空如也,无从下手,所以要想获得好的作文材料,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老舍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作文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非常重要,教作文的老师都会强调“观察生活”,但是“观察生活”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我要求孩子们准备一个小本子,称之为“慧眼”本,就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感受,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好玩的、有趣的、难忘的、反常的、让人深思的事情,甚至是自己做的一个梦、一场幻想……其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就看你能不能做个有心人,把它记录下来,而不是一笑而过,等到写作文时,觉得哪个故事比较合适,就拿出来,这比生编硬造的生动多了。“慧眼”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的习惯,并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所以我要求孩子们写的内容必须是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见,而不能从书刊、电视、网络上面摘录、转用的。在我刚开始检查“慧眼”作业的时候,很多小孩写的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奶奶”,然后是“我的小鸡、我的小猫、我的小狗”,这一年我都不知道念了多少只小狗了,还有没有新鲜的?终于有一天,有个孩子写了一篇《收笋》,因为是暑假,农村的孩子都帮家人干些农活,他家种有竹笋,为了赶在天亮前把竹笋批发出去,他半夜陪着妈妈去山坡上割笋,他把自己拼足力气砍笋、扛下山卖笋的动作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惟妙惟肖,这就是他亲身感受并通过细心观察,写出的文章才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选材上也做到新颖独特。
       
        每到春天,同学们都要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一看到《春天》这个题目时,同学们就觉得轻车熟路,不就是小草发芽、就是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春姑娘什么的,写的作文千篇一律,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写作文时都写春姑娘,现在到你们还是写春姑娘,没有新意,还不如写春奶奶呢,至少独特又有个性。”其实这些景色只是孩子们头脑中的春天,是概念中的春天,并不是孩子亲身感受的春天,所以我在指导写《春天》时,我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人和事去观察:你的同桌感冒住院了、你脱下厚厚的外衣了、你家天天吃肉末笋片啦、上课时小明同学趴在桌上睡着了(春困)……这就是春天。经过指点,孩子们茅塞顿开,他们知道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在经历它,我们得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皮肤去感觉,用心去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积累词句、培养恒心
       
        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败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进步而骄傲。

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天写十个好词、五句佳句,并坚持写日记、记入“慧眼”本。我这里提到的“好词佳句”并不是指辞藻华丽、文字优美的句子,而是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话很好玩、很有意思就是“好词佳句”,因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有大作文,现阶段的小同学掌握的字词有限、阅读量有限、写作经验有限,很显然他们不可能写出华丽优美的句子,如果一味地强调文字优美,孩子们就会搜啰成语或俗语,比如写到“着急”,统一用到“焦急万分”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果孩子用自己的话来写:“我急得哇哇大哭,眼泪像雾一样蒙住了眼睛。”这些语言虽然直白,但很生动、很童真,这些才是孩子最喜欢说的话。我常对孩子们说,“好词佳句”就像是一盘红烧鱼上面的辣椒、西红柿,有它锦上添花,没它也不影响这条鱼的味道,鱼是什么?就是作文的内容,把故事讲好了,语言平实点也没关系。我每天在家长微信群中布置作业,让家长督促自己孩子在微信群中朗读一篇好文章,只要坚持以上做法,孩子就会出口成章、笔下生花。
       
        三、写作诀窍、一点即通
       
        (一)开头、结尾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作文时都会讲到“凤头、猪肚、虎尾”,什么是凤头呢?因为漂亮嘛,我告诉孩子们,作文开头要开门见山,就像吃包子,要一口咬到馅,开头不能啰嗦。什么是“猪肚”呢?猪肚子里的东西最多,所以写作文时,中段才是我们下大力气的地方。虎尾呢?看过武松打虎吗?也就是说作文的结尾要有力,要做到结尾有力,需要前面做好铺垫,需要专门的训练,小学生作文篇幅短小,要做到结尾有力有点困难,只要结尾不拖泥带水就好,作文的结尾有一个作用就是告诉人家:作文写完了,简短收尾即可。
       
        (二)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作文一定要有重点,没有重点的作文不是好作文,没有重点的作文是流水帐。一般来说,不管你的作文分几段,重点段都应该在结尾前面一、二段,就是告诉孩子,一篇作文的重点段在作文的后半部分就行了,没有固定的公式。如果在你的作文里写好多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写得差不多一样长,那这个作文就叫“流水帐”。例如:写一篇作文《动物园》,就要告诉孩子们,不能写成导游词,公园简介也不必写,在看到猴子、孔雀、大象等动物时,不要全写,就写两种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动物就行了,这样的作文就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当然写作还有很多种方法,在这就不一一罗列了。
       
        四、激励评价、增强自信
       
        新课标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大人得到表扬鼓励都还能起作用,何况是孩子,要让孩子在写作文时体会到自信与快乐,老师就要在学生作文起步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从一年级就开始了,我指导孩子们说一句完整的话,让他们会说拟人句、比喻句……如:1.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改成拟人句:青蛙在荷叶上放声歌唱。2.哥哥走得很慢。改成比喻句:哥哥像蜗牛一样走得很慢。当孩子表现出色时,我毫不吝啬我的表扬,我会说:“哇,你的声音好美!你说得真棒!”有时还会拍下视频发到家长群中当作示范,整个班的孩子都被调动起来了,到三年级时,孩子们对于写作文将不再感到头疼。我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不掩饰、不迁就,而是注重婉转,用带有启发性、交流性的语言来评价。比如“:孩子,你写的作文越写越棒,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如果写得更详细些就更棒了。孩子,你写的作文让老师眼前一亮,再这样下去,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老师认为你还可以写得更好,相信自己,你能行!……”当学生读到或许有点带夸张的评语时,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在内心深处触发了他们要继续努力的激情,从而把学生从被动的写作中解脱出来,使作文成为他们的乐事、趣事。
       
        单靠“激励性”的评语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此,我坚持对学生每篇习作都有批语,而且要在全班同学中展开交流,让学生看到批语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同学交流,并在全班中分享自己的作文,这样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与体会,在作文教学中还有很多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不管用什么方法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表达,不再觉得写作文是一种负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