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伍培
[导读] 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所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
        【摘要】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所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为目的,通过“整理”与“复习”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化地呈现单元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是学生提能增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它又有别于新课教学,不单不能机械地练习,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许多的困惑,也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就该部分内容展开研究,努力使“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落到实处,为学提能,为教添彩。
        【关键词】单元、整理与复习、数学思想方法
        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时应该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以整理为主线,重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的前瞻后连,做到“一线串珠,有序织网”。第二条:以复习为主线,根据学情开展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第三条:以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方法的获得为最终目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生“整”师“理”,串珠织网。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所谓“整理”:常用于表示除去不需要的东西。而整理与复习课中的“整理”应该是对所学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条理地、系统地梳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查漏补缺,整理与复习“齐步走”,让知识得以巩固、升化;让能力都得以提升,学习方法得以形成。因此,教学时应该通过两个层次来完成,首先由学生来“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应该先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整理的活动过程,教学时,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如: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图表或者数学小报皆可。在学生充分经历“整”的活动过程后,就要由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带领孩子进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而学生在整理时,往往只关注到表面的东西,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应该将学生往更深层次引导,打通知识连接通道,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前瞻后连,将知识点条理化,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图。

如:教学《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在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整理的活动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比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异同,从而明确两者在算法上相同,而小数乘法只多一步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让学生看到小数乘法的前身就是整数乘法,而整数乘法的方法则延续到了小数乘法,两者密不可分,看似不相同的内容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便打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明白了知识之间其实是紧密相联的,就象一张网一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整理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基于学情,精准补漏。
        整理与复习的第二层次是“复习”。复习以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为目标,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它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漏点展开复习,做到会的不讲,不会的有技巧性地讲。该环节可通过分层练习,生生质疑的方式完成,教师可设计闯关或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练习。首先,是基础练习,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此环节题目简单,学生容易过关,既可达到练习的目确,又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第二,是拓展练习,采用让学、展学、导学的方式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独立练习后,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及结果进行讲解,其他孩子质疑,引发数学思考,学生答疑,教师则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总结,在质疑与答疑中突破知识难点,入脑入心。如:教学《小数除法整理与复习》时,竖式中有0的情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孩子呈现竖式后,有学生会问到:为什么你这里要写0呢?孩子用自己的语言为存在困惑的孩子答疑,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更事半功倍。第三,错题练习。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的易错题,整理与复习时以题组(对比的形式)呈现这些题目,通过练习(独立)——反馈(结果)——总结(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方法、梳理出错原因)帮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复习真正发生,做到精准补漏,而不是流于形式、机械训练。
三、习得方法、提能增智。
        陶行知先生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学习最重的是方法的习得,而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理与复习课不单要关注知识的落实及查漏补缺,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数学方法、思想的形成,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整理这一环节上,通过学生自主整理逐步养成梳理、归纳的能力,并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整理的结果。所以学生“整”的环节不单不能少,反而应该让其落到实处。在学生整理后,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肯定,呈现优秀作品,请学生点评(做得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学会向他人学习。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教给学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其次,还应注意学生查漏补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查漏补缺的方法,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智慧。最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应蕴涵其中,如:关注易错题,形成错题集等。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让孩子受益一生。
        总之,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不单适用于单元学习更适用于整个学期甚至各个学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整理”与“复习”落到实处,让两者相得益彰,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很值得研究与思考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