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建设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邢福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必须进行不断创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必须进行不断创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目标,探讨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以此来为日后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建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的灵活性、完善性构建,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化学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中学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化学现象和知识,教师只有充分的重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并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整合,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教学生活化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性不强
现在我国的中学化学教学方式仍然以“灌输式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总是在老师的追赶下被迫学习,无法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只是选择了一种适合大众的教学方式,但是那种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同时老师单方面的讲授知识,会大大的降低教学效率,这些知识在学生那里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印象不深刻。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可能听懂了,但是课后没有及时的巩固学习就会出现遗忘。
        (二)过于注重讲授而非实践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活又与化学紧密联系。但是在学校的课堂老师总是授课时的限制而过分的注重讲知识点讲习题.而不是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他们完全忽略了应该让学生们多进实验室,让他们在实践中将其理解和融会贯通。
        (三)忽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首先得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却没有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结果,很多学生只能做传统的化学题,一旦将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出题,学生就会手足无措。受到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备战考试,往往忽略了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很多资深教师将往年的高考题归类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题,押题,却没有从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层面上来把握化学问题的脉络,这样容易将化学与生活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很多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实验室供学生进行试验,老师一般都是纸上谈兵的讲解试验原理、方法和结论,学生也是单纯的记忆学习,而没有进行实验体验,试验能力差。
        二、教学生活化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化学知识的渗透,如果能够把这些日常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势必会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生涩难懂的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为学生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此来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的距离,增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比如说,在向学生讲解“磷”这一化学物质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仅会给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增加难度,降低学习效率,而且还会使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以人们常说的“鬼火”来开始课堂教学,待到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得到充分调动之后,教师就可以用化学知识向学生解释“鬼火”的形成,即P2H4气体在空气中自动燃烧的现象,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逻辑思维,提升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设计生活化实验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兴教学模式,化学学科的教学若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课程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所以实验课程几乎都是由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和“听众”来获取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不仅参与度较低,而且也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所谓“实践出真知”,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参与度十分重要,而想要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化学知识,合理设计生活化实验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以《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课程为例,在教师讲解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内容,如:自制净水机、石墨导电等,让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练习的生活化
练习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而言,实现练习生活化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活动中为了练习而练习的教育思想,真正的从学生能力提升方面出发,为学生制定练习内容。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练习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既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要保证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在对“铁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为学生布置任务,即观察生活中铁制品的锈蚀,然后在课堂中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铁制品的锈蚀原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实现新时期教学的根本目标。
        (四)拓展内容生活化
拓展内容生活化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化学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所以,为了在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有效的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了一些知识后,能够将其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在全新教育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中学化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若想将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结合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芳.关于构建中学化学活力课堂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04):62.
[2]李兴德.在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86.
[3]瞿金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生探究研究[J].教书育人,2019(07):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