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需要教师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长期实施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构建历史教学的新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效掌握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培养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核心素养
引言: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教师要在遵循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
1、做好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前提
教师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前,不仅要让学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更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通过人文素养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与学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要求,通过研究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时空观念的引导下根据时间顺序构建历史事件,在史料实证的理念下掌握史料的类型和设计方法,辨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历史理解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根据各种历史叙述和语境,描述历史事实之间的不同,在历史价值观引导下能够针对历史事实拥有基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在家国情怀理念指导下,能够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只有教师正确把握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才能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过程中,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
2、明确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教师要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解读新课改理念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并且保证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也要保证教学目标具有可实施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以人教版必修1课程《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前首先进行学情分析,作为高中阶段的第1课学习,与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有着较大的不同,在第1节课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殊性,并且不断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接触了一些分封制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事实不需要进行过多讲解,要将重点放在制度讲解。本课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就是从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学生构建的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西周政权的建立,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表或自己擅长的方式总结宗法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史料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明白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了解悠久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结合这样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目的。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而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需要通过高考检验,针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背诵和记忆的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有效提高,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构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新体系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应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等。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后,运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启发式谈话、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用情境创设进行课前导入,打开课件为学生播放的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引导学生观察了图片之后,进行提问:图片和视频内容中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在回答出鸦片战争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产生慷慨激昂或是气愤之情,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应用图表梳理鸦片战争的线路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叙述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接下来,让学生探究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清王朝战败的原因。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身的理解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有效掌握本节课程的知识,并且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结语: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新体系构建的前提,并且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新体系下通过学习能有效掌握知识,更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基本品格和必备能力。
参考文献:
[1]钱 凯.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哲学文史研究[J].2018(04):113-115.
[2]胡利利.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科教导刊,2017(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