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艺术院校因自身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需要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是否成功进行艺术观教育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观教育、艺术院校
一、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艺术家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察人所不察,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作品。艺术院校在招生时即筛选学生的目的和招生流程就是要挑选出这类有天赋、适合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生,加之长期的专业训练和艺术文化熏陶,形成了艺术院校学生独特的人格特点。他们大多内在情感充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积累、专业基本功练习,注重自身艺术气质的培养。在接受新事物时,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善于观察、思维活跃,有些能够从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正确,能够以较为广阔的视野去观察我国社会发展的全貌,充分认同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总体认同的情况下,艺术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和层次性。”[1]因此,可以说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效的,能够让青年学生在大是大非、原则性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高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课程直接输入给学生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直接教育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应当选择什么样的艺术道路。
2.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跨学科的社会科学,因此在教授这门科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其社会科学性质,结合实际,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事实佐证参考,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深入讲解理论内涵,使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社会效应深远。在这样一张无形的网络中,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它的影响,无论是愿意接受还是不愿面对,是积极正向的影响还是消极负面的影响,都需要我们面对、处理并加以利用。
充分利用互联网,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扩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做出判断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兄弟艺术、与异质文化的交流机会,甚至是与相关领域高层次艺术家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2]网络有信息传递速度快、周期短、受众广等特点,艺术院校可以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建立自己的宣传平台,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观教育网站,构建和学生时时沟通、对话的网络渠道,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可以发挥网络沟通的优势,保证隐蔽性、及时性沟通,疏导学生的心理情绪等。艺术院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两课”教师和主任教员等专业课教师外,还有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和学生处的老师、各班学生干部、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等,是一支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
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多姿多彩的艺术观教育
“艺术观,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对艺术创作和现实人生两者之间关系的总体认知和态度。归根结底,决定了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功能和使命。艺术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院校的延伸和具体化,其核心是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人才。”[3]艺术观主要由“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对象服务”等三部分内容构成,其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围绕加强艺术观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围绕着“为什么实施艺术观教育,怎样实施有效的艺术观教育”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把加强艺术观教育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线。
艺术院校是文化塑造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要高擎文化引领的大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在坚持艺术观多样性的前提下,树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主流引领地位。[3]以导演系为例,在过去两年里开展的艺术观教育主要有“学生导演奖”大型学术活动、“导演系艺术讲座”、《表导实践》课排练演出毕业大戏、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
1.导演系的品牌活动“学生导演奖”
在导演奖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学生短片展映及交流活动。每场展映之后,都有导演和主创人员与观众交流。这种形式无论对年轻的学生导演和主创人员还是对全校学生都是一次很好的艺术观塑造矫正机会。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就是检验学生艺术观的礼堂,当他们的作品呈现在大银幕上,要经受电影学院师生的“无情”检阅,作品中最微小的不足都会受到观众的“挑剔”甚至哄笑,这对导演是强烈的刺激,往往能有效地矫正其艺术观,改变平时不易改变的想法。在交流环节,观众也能分享导演的艺术观点和创作经验。“学生导演奖”活动期间,还会邀请到电影行业内知名导演、编剧等为全校学生讲授自己的创作经验。给学生提供了珍贵的和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2.导演系的长期活动“导演系艺术讲座”
“导演系艺术讲座”活动则会定期邀请电影创作行业内的知名艺术家为学生讲授艺术创作的理念、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故事。无论音乐、剧作、美术、摄影、戏剧还是电影,都对学生进行电影创作大有裨益,带来启发。导演系的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基础,全校各系的学生都表现出愿意参加这类专业知识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往往讲座交流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交流问答环节,学生们也积极提问,和台上的嘉宾很好地互动,这证明这种形式的艺术观教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艺术观,矫正学生的艺术观。通过学习前辈成功的经验、吸取同辈失败的教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来弥补书本上、课堂上教不了的知识,成为基础经史理论之外的第二课堂。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内,长期熏陶下,才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观。创作风格的形成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是在一定艺术理论和艺术观指导下的选择取舍和不断磨练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自觉程度直接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形成。
四、结语
艺术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北京电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中共十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中共十八大又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提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并进行了具体部署。[7]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艺术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对学生艺术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代表着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主体意识形态。
References:
[1]. 陆花与叶山岭, 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原因研究.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04): 第41-45页.
[2]. 夏凌, 互联网对高校艺术类学生艺术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01): 第102-105页.
[3]. 侯光明, 加强艺术观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 2014(10): 第39-41页.
[4]. 詹丽萍与孙堂厚,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第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