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技巧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罗皓文
[导读] 随着目前的教育水平和阶段不断的推进,在小学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是比较稚嫩的,需要在各方面对其进行思想品质的引导和教育,在这个阶段对其的素质教育可塑性很强,比较容易接受外来的事物影响。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岳东镇文林中心小学校  罗皓文  628400

摘要:随着目前的教育水平和阶段不断的推进,在小学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是比较稚嫩的,需要在各方面对其进行思想品质的引导和教育,在这个阶段对其的素质教育可塑性很强,比较容易接受外来的事物影响。相比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通常只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并没有与其渗透德智的教育。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要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作要求,并且还要发掘在教育过程当中的教学素材,有效的利用游戏的方式结合到体育教学的德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思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与技巧;
        一、引言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小学生的年纪还小,缺乏人生阅历,因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不够完善,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会被忽略。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德育渗透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1)教师方面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许多体育老师都会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只会利用一些老套的方式来进行照老本的传授知识,不能有效的将道德思想渗透到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对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体育教学的兴趣程度。在新的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要清楚首要改变的就是教师以及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体育。
        (2)体育老师没有结合文本教材,利用其中的道德思想引导学生
        小学体育课主要在室外进行,一般人对体育课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体育课是没有具体的教材的,殊不知并非如此,体育老师也跟其他学科老师一样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研究分析编排教案。但是老师只会注意教材里面有关体育技能的授课内容,忽视了隐藏在教材里的德育素材,自然没有实时应用教材里的德育思想,结合实际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德育观念,从而有效地统一体育技能和知识,保持体育教学的社会时代特点,实现跨课程的德育。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
        (1)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执行者,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参与学校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更是主导的德育渗透者。


因而,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德育渗透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和学生的发展情况[1].为了达到高效地开展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做好表率,时刻保持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举止,具体就是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前课后都能做到礼貌待人,穿戴得体,讲究文明,更要遵守职业道德原则;其次,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还要表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加强专业素养,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实时应用国内外优秀的体育教学,做到与时代的结合;最后,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真心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做到全身心地授课,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同时还要能做到讲究诚信,遵法守纪,自觉带头贯彻实施学校颁布的一些规则,从而让学生衷心感谢老师,喜欢体育。
        (2)善于发掘文本的德育素材
        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教材是德育的主导形式,以往的教学都会忽视教材的编写,新课改后的小学体育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渗透德育的因素,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在《体育与健康》的第一章学习“小球类与游戏”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乒乓球时,首先可以介绍我国乒乓球的发展史,重点突出我国在兵乓球方面获得的荣誉,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对乒乓球的兴趣。当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体育竞技项目让学生形成竞争观念和团对合作意识,以此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并不代表着团队可以获得成功,要想团队成功,就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团结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观念以及敢于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3)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
        小学的体育大多数以趣味十足的游戏为主,也因此得到大多数小学生的青睐,为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情境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例如,老师可以利用《体育与健康》第三章的“捕捞”游戏展开教学,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然后让一组学生拉成网状,而另外一组学生需要自主冲出“网”。最后在该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不会有“漏网之鱼”;同样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只要大家团结互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4)结合教材內容进行渗透
        体育教学不是教师可以任意为之的,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不仅是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实现,在体育教材教学中也有一定效果。教师要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发现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灵活地利用教材,这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教师在进行体育知识点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的德育成分,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的重大责任,更担负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不但能够完成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的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思想。是以,在能够体育教授教养的过程当中,需要有力地渗透德育,从而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18
[2]曾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与方法[J].体育师友,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