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杨奉豪
[导读]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山镇柏杨社区柏杨小学   杨奉豪  628425

摘要: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着很重的大的意义。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来树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品德,因此,以此来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乡村;德育渗透
        一、引言
        德育也称思想品德教育,在每门学科的知识当中都有体现,德育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产生养成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品质。德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美好的品德,成功的德育教学,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个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二、乡村美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形式
        (一)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美术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艺术学科教材内容非常的丰富多彩,画面内容都十分和谐完美。绘画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美术课只注重于书本的教育和模仿的画画上够课时就可以而且在基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地方把美术看作一门副科然后很多人都不不是很重视甚至很多乡村小学中学都没有美术课。新课改以后,很多地方,很多乡村对美术的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起来,美术的教育对德育的渗透也有很大的帮助,美术在小学应该来算是一门兴趣课是兴趣课的话,那就很多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因为在平时的复杂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绘画也可以帮学生缓解压力人的兴趣产生于对新奇事物,独特形式的刺激。学会用身边的经济便捷的工具进行绘画,也是乡村美术教学的优先选择,
        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有一课叫做身边的美,属于应用废旧材料进行再次创作的一课,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以及看见身边的、生活中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创新的一种品质,可以通过对废旧物品的再次创作,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提高美化生活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美术课程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开发学生本身潜在种种的可能.发现身边的美,从而保护身边的美。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的学生最显著的一大特点就是好奇心特别重。好奇心是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产生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乡村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发身边的基础素材,比如剪纸,树枝拼摆,以及豆类的食材等,比较经济又便于寻找。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把握材料的特质,利用材料的特质创造出,不同的画作。材质不同,所能体现的美感也是不同的,只有正确理解了材质的差异,顺应材质的指向,由表面的审美特质出发,重组结构才能创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世界正因为不同而美丽,不同的材质,拥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人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存在都值得被尊重,被尊重,被关爱,被关心,被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普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就对此有所懈怠。在意境之下,材料外在的特质和材料内在的生存品格可以在对比中显现,在协调中衬托在视觉对比中成就一个视觉的形象,有了材料创意的衬托,就可以获得超越材料的视觉形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在意境之下,材料外在的特质和材料内在的生存品格可以在对比中显现,在协调中衬托在视觉对比中成就一个视觉的形象,意向有了材料创意的衬托,就可以获得超越材料的视觉形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我们的美术教学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在兴趣教育中,培养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合价值观。德育是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更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无声无息的去渗透这一点,将会事半功倍。
        (三)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学
        小学美术学科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育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实践美术中渗透德育教学,应当充分结合现阶段的美术教学现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创设更好、更加有利于德育教学渗透的美术课堂教学.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渗透德育教学,将学生带领到丰富的情景中,从内心深处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其中可以渗透更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之类的教育。或者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来更加图文并茂的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艺术,感受我国多少年来的优秀文化历史遗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有效地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实践中渗透德育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以及艺术素养极为重要的形式.例如,在绘画课上千元了当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美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品质,同样在其师可以渗透更多讨论的环节,让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总结
        小学美术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让德育渗透于美术课堂中,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美术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和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万敏.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No.555,101.
[2]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94.
[3]唐义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农村美术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20,No.637,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