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兴趣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宋云霞
[导读]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与社会发展较为密切的一项学科,它包括的核心素养十分多,包含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这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直接挂钩。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更多的结合信息技术在平时中的应用,充分考虑该学科的特点,但是没有兴趣的话,学生的学习必然会缺乏动力。因此,有必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教学重心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科环境,让

宋云霞   四川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双流  6102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与社会发展较为密切的一项学科,它包括的核心素养十分多,包含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这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直接挂钩。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更多的结合信息技术在平时中的应用,充分考虑该学科的特点,但是没有兴趣的话,学生的学习必然会缺乏动力。因此,有必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教学重心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科环境,让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够在将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2-01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强烈的,而信息技术相关技能也成为了必备的技能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学校、家长各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中多发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关注学生爱好,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一门课程时,只有从心底里真正喜欢才可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和学生的聊天当中发现学生喜欢一些东西的话,比如动漫或者说一些小游戏等等,当教师和学生聊起这些话题的时候,学生都会表现出特别激动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兴趣点,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一个合理的结合,让学生在玩游戏,看动漫的时候也能够学习并且运用信息技术,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这样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尊重和赏识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一个学生是非常完美的,所以教師应该接受学生的不完美之处,很多学生在刚开始的上机操作当中会出现这样活着那样的错误比如会发生找不到工具栏、或者说找不到输入法这样的错误。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嘲笑学生,也不应该一味的责骂,因为如果让学生产生羞耻心的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减退,所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该嘲笑斥责学生,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并且在学生掌握一门很小的技巧的时候要学会给予学生赞赏。
        三、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
        一名合格的教师是需要懂得心理学的,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的本性本应是积极向上的,并且具有生长于进取的潜力,但是如果因为外界的一味责备和打击,这种上进心就会消失,甚至泯灭。这给予教师教学过程的启示就是不能以一种自高自大的态度来教授学生,不应该以训斥羞辱和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形式,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愿,应该多赞美学生,因为只有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才能够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
        (二)老师要给予学生以爱的关怀
        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能够与教师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成功的。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是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在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关注,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家庭,关心学生的情感问题,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更有利于教学。
        (三)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教学往往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在学习,学生在学习知识,教师在学习教学技巧,其实是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但是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要占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有方法的进行与学生的互动。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只起一个辅导者的作用。
        (四)教师在生活中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充满着整个教育事业,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需要多进行爱的互动,才能够真正达到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明白了学生的内心想法,才能够对症下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引导就是用一种外部因素形成对学生的吸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就是可以利用教师自己对于计算机的丰富知识来引导学生们学习计算机。比如教师在讲授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插入一些流行在当下的信息动态,也可以讲授一些有关计算机的小故事等等。经过这样有趣的阐述学生应该会对计算机产生兴趣。第二就是可以利用自己对计算机熟练操作的优势,让学生产生崇拜感,比如可以演示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操作方法,教师高超的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对计算机产生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时善于运用比喻
        在学习语文时,我们都知道比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将枯燥的东西生动化,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讲述计算机课程时,可以多采用比喻的方法。比如可以将windows操作系统比喻成大米、将软件比喻成饭碗。这样的话只要在家里拿到这件物品,就会想到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东西,可以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学习。
        (三)针对一些难以跟得上课堂进度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每一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跟不上计算机的教学进度,他们可能从未使用过计算机,也可能根本不懂得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更不具备操作能力,也没有对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就应该给这些学生开小灶,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对学生进行耐心的个别辅导,看似平淡的辅导,可能对学生心理有很大影响。并且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小小的进步,学生有小小的进步都可以给予极大的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初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爱好,这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助推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高,在计算机技能已成为一项必备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初中教学应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引导,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还要引入生活中的事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翻转教学模式的运用,王小凡.《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
[2]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吴为三.《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