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李素英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大量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情境教学的作用越显重要。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叙事性强、事实性强,具有人文性、过去性的学科。因此,初中生想要学好历史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情境教学作为先进教学方式的一种,在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李素英   四川省射洪市瞿河学校  四川  射洪  62920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大量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情境教学的作用越显重要。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叙事性强、事实性强,具有人文性、过去性的学科。因此,初中生想要学好历史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情境教学作为先进教学方式的一种,在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学习兴趣;思想品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7-01

        在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是将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只能够被动式地学习,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被动式地思考,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倡导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鼓励教师应用多元教学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有效结合新课程大纲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应用多元手段。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历史语言来进行历史教学的知识渗透和引导。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素养,凭借历史知识以及历史观念来进行课堂知识的渗透,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情感意识,这样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也要使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创设当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幽默和风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爱好,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印象。例如当教师在讲起岳飞抗金的相关故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激昂的语气向学生朗诵《满江红》这首诗,教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诵,使学生感受到当年岳飞抗金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于岳飞的了解和认识能力。教师也要在授课时利用肢体语言和形象引导,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在授课当中,认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这门学科是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社会性,所以教师在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向学生展示历史相关知识时,要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当中体会历史的故事,更好地抓住历史故事的主线来进行历史思维的塑造和树立。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历史现象能够得以重现。例如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适当的电影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视频,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时,体会到当时中国政府及民间吸食鸦片的社会现象,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树立一定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通过音乐渲染情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音乐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逐步地完善,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所以教师在历史实践教学当中,通过与教材相互结合,来选取适当的音乐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充满无限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教师也要在初中历史实践教学当中,挖掘教学中所蕴含的趣味性教学素材,将音乐导入到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情景当中感受到历史的相关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节重点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学生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特定音乐情景当中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伟大事迹,逐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当中树立爱国主义的精神和振兴国家的意志。
        四、图片实物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历史是真实且发生过的故事,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要通过历史的社会现象来进行教育的引导。教师还可以在历史课堂当中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在历史教学当中利用图片以及实物来进行教学。由于图片和实物是历史的见证,传播历史的有效资源,所以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该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教师也要摒弃以往抽象的历史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当中多与学生沟通,并且了解历史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从而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当中创新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真实的图片和实物感受历史的来龙去脉,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动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关于古代秦长城以及故宫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长城和故宫颐和园等建筑的图片向学生讲解该例图片,使学生在观看时能够树立庄严敬畏的学习心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心,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责任意识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加强社会现实与历史教学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结合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焦点,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历史能够描述过去也能够反映现实。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同时要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生活,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能够借助社会热点有效创设前进,缩短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探求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活力与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必须要有效创设语言教育情境,同时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提问,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巧妙创设分析.李丹.《新课程•中学》.2019年.
[2]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沈莉芳.《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