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任丽平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科学的学科框架,尚未掌握将数学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方法。数学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

任丽平   四川省射洪市大榆镇玉太学校  四川  射洪  629201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科学的学科框架,尚未掌握将数学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方法。数学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80-01

        加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既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又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生活化与数学相结合,不仅为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又能在生活化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生活化教学为数学学习带来新的启发与创新点。
        一、教师要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意识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于生活。如:学了24小时计时法和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一节活动课,让他们事先分组了解市场食品价格,在活动中安排好时间问题,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小主人,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制定方案,探讨存在问题,提出各自见解。活动中既增长见识又明白实际生活中面临一些问题,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二、创设数学生活化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在教学内容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让原本固定化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概念也生动起来。而实际上每一个公式和原理的背后都具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在每一段历史中的代表人物的发现创造的过程都是一部传奇的史诗。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比如说,在学习“认识人民币面值”这一知识时,老师可以抛开书本,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总共有多少钱,买东西花去多少钱,兜里还剩多少等等,这种数学练习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数学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在学生实际可以接触并了解的问题中,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将数学知识导入到生活实践中
        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小学的学习进行生活化,将所有的事件结合在一起。


真正的做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的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关于圆的认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创建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利用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去对知识内容有深度的认知。上课的时候老师首先就可以去问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一定坐过汽车吧,汽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呢?有没有同学见过不是圆形的汽车在路上行走吗?为什么所有的车轮都要设计成为圆形的呢?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形式,用别的形状(例如三角形、方形、正方形、梯形)去做车轮的模型,然后再试着在桌子上进行实验,想象一下自己坐在车子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时候课堂的气氛一定会活跃起来,以往的数学课堂都是比较沉闷、枯燥的,不过在这个时候课堂就会被掀起一个高潮,学生们对于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去展开分析。
        四、建立讨论小组,加强课堂内外讨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制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成立课后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预习,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学习难度,每一堂课制定一个目标,将课本内容有计划地掌握并运用,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学生必须要课后复习和预习,加深一下印象,真正将知识掌握起来。一般情况下,课后作业除了单纯的布置一下课堂相关练习题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课上的时候花适量的时间和下课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向更有深度的层面发展。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不是针对于某个学生的,而是面向学校中的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学习“距离,速度,时间”这方面的知识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骑行、散步、划船等等,并且让他们从中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样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计算自己从学校到家的距离,以及教室、操场、食堂、校门口等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带着兴趣和任务学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让所有学生在任务活动中体验成功。
        五、注重进行生活化教学评价
        完整的课堂包括课堂将要结束时的教师评价,教师要根据自己所讲解内容以及学生表现,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且在考核后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善方法。评价与教学过程具有一致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时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也要对学生实际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引起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视,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的表现各有特点,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各自表现特点做出相应的针对性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全新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周永刚  《学周刊》  2020年.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讨   王洪忠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