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范玉林 王永保
[导读]

范玉林  王永保   湖北省十堰郧阳区谭山镇柴湾完全小学;湖北省十堰郧阳区谭山中心学校  442522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中,电教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质量也大大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汪活水,改变了教师“黑板粉笔”的旧的教学模式,使得这一潭死水波光粼粼,生机盎然。
        引用电教技术后,我们使用美丽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悦耳的歌曲等等,可以使语文教学使用许多新的方法和途径。使原本难以说清的重、难点变得好学、好懂。教师也可以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充满欢笑、充满智趣的学习乐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
        1、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无形中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带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2、运用多媒体课件,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中运用课件的形象性、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生动直观地去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器官进行学习,达到用时少、效率高的目的。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功能,延时、再现、分解、组合以及大小、远近的调整,它能生动的再现事物的发生的过程,是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简单。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也说过这样一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但并不代表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较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二、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出现了一些弊端。
        1、多媒体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
        2、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多媒体运用泛滥成灾,这种现象在多媒体运用刚刚盛行的阶段,最常出现。语文课往往成为了教师展现自己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的展示台,语文课变成了电脑课,产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这类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脱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无从谈起,不值得提倡。
        4、多媒体运用粉墨登场
        现在的课堂中往往会有许多动画演示,但如果滥用,就会适得其反。我曾经用过这样一个课件: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我想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的依依不舍的心情时,不合时宜地出现了这样一个动画:长江之上一叶扁舟远去,李白在一平台上走来走去无所适从。由于是动画,李白的动作显得非常滑稽,像没头的苍蝇。结果是学生笑场,效果全无。多媒体不合时宜的运用,往往会吸引学生过多的注意力,使学生远离文本,起到相反的效果。 这种现象还有很多,不一一叙述。
        三、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必须找准两者整合的策略。
        1、在教师讲解不透彻时运用,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语言的表述有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语文学科少不了说明文的教学,由于学生生活局限等原因,理解、认知的难度不小。如果仅靠老师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这时多媒体运用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2、把握时机、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运用时应看准时机,适当使用,例如在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或者在重点、难点时使用等等。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教师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到钻研教材和学生上,而不是课件的制作上。教师绝对不能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应当适度地选择应用,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课件,以适应教学。
        3、明确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在教学中要严格把握师与生、文本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和尺度。
        4、在学生理解有困难时运用
        学生理解有困难处往往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更好理解课文的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强化。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时,学生对“烟花”两字的理解出现了困难,我就出示了一些描写江南春天繁花似锦、如烟如雾景象的图片,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感观印象,再去解释烟花的意思就比较容易,学生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5、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扬长避短
        要做到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教学时就不能简单随意地套用课件模板,而是需要充分考虑课堂需要和学生需求,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多媒体技术手段要与课堂有效提问结合,引发学生思考,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精心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的绚丽春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