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体育课堂 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区春燕
[导读] 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在以后的生活经验及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上,教师让学生多运动,在课下多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体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个健康的身体,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全方面的人才,教师在体育课上,要为学生灌输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本文针对

区春燕     广西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530001
【摘要】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在以后的生活经验及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上,教师让学生多运动,在课下多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体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个健康的身体,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全方面的人才,教师在体育课上,要为学生灌输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本文针对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优化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0-01

        一、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
        小学体育课堂主要内容包含为小学生普及必要的体育知识,了解体育器材的基本运作,知晓体育历史,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同时在体育运动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在世界体育文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育素养逐渐演变为反映一个国家体育文明的参考标准。要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一个国家的体育素养,就要从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开始,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重视体育课堂对身体发展的意义。
        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人格培养和提高社会重视体育的意识。优化的体育课堂上小学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对胳膊、腿部进行充分的拉伸,小学足球、小学篮球等运动能大幅度促进小学生的骨骼成长,还有广播体操等运动能促进小学生的肌肉组织生长。优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安排科学直观,对小学生的身体成长和身心发育有极大的益处。在篮球、足球运动中,充分考验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小学生感悟到用十足的耐力和努力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时收获的成长经历和喜悦,这是对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坚持一件事情的能力的考验,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养成了热爱运动、坚持运动的好习惯,会把好习惯带给家人和朋友,响应政府全民健身的号召,使积极参加运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从而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
        二、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小学体育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对体育教学没有充分的重视而导致教学内容准备不足、教学设施薄弱等情况经常发生时,小学生难以对小学体育课程有较大的兴趣,对体育学习热情下降,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放在心上。如此一来,小学体育课堂变成了老师休闲、学生娱乐的课堂,这样的情景是坚决不能出现的。在一些小学中,学校对体育老师的安排工作不够重视,安排业余人员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授课,耽误了学生体育课程的进展,妨碍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体验。因此,学校要梳理明确的小学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老师教学目标的明确能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合理的教学安排都是重视体育教学的表现。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额关键因素,所以,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


首先,针对小学体育教师的选拔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全面考察教师各个方面的素质,只有在满足各方标准是才能任教。其次,针对原有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其职业培训,进而有效提升的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教学水平,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强团体互动教学,创设开放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结果和目标达成,情景创设能强化体育课堂的自由性、开放性和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丰富实用的体育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和理解。体育活动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展开,积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地进行搭配组合,发挥自己的长处,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快掌握规范动作和相关技巧,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一个团体中要有一个领导者,也就是说有一个管事的人,而这个领导者要具备责任意识,是因为学生在体育课上都是从事一些体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摩擦,这时,就要一个人来担当责任,还有就是在体育活动中,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而一个团队中,都会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是起一个带领作用,而且小组长要有责任感,对自己的队员负责,在以后的比赛中有一个带头作用。责任感,不是说有就有,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为学生灌输责任感,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以后的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有很大的帮助,看一个人不是看其家庭环境怎样,而是要看这个人有没有责任感,对事情负责的程度。这样的人才可以说有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篮球训练的课堂中,我们都知道,篮球比赛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队人参加比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要非常的有默契,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其次,教师在让学生练习篮球时,教师在一旁为学生指导,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团队意识与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团队意识是团队之间有先进的意识,在比赛中能取到一个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团队合作则是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直接因素,如果说团队之间没有合作,还有什么团队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形式罢了。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时团结是必要因素。
        4.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纽带,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有更强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借此创建一个轻松、平等、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构建一个融洽的学习集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转变传统教学单一呆板的形式,转化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推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关注自我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深谙新教育改革的重点,掌握时代发展的规律,从大局观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诸多内容,引导学生内外兼修,丰富其体育运动技巧和文化内涵,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然.小学体育课堂情景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 2017(12):94.
[2]黄志远.浅谈小学体育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5(10):117.
[3]江松.把握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三要点[J].教书育人,2018(28): 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