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习主意识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石强
[导读] 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也要进行一些革新,而在进行这些革新的过程中,对历史教学学习也有了不一样的安排,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精

贵州省湄潭县马山中学    石强  564106

摘要: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也要进行一些革新,而在进行这些革新的过程中,对历史教学学习也有了不一样的安排,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精,更多的要求学生要掌握那种独立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与朋友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且还要要求学生既能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也能够自主的独立的去学习新的知识,能够将所有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
关键词:教学途径;初中历史;自主学习意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首先就是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出一系列难度适中,略带挑战性的题目,带领学生自主去完成这些题目,让他们在克服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能力,通过这些经历,能够让他们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探索,加以弥补。那么如何找到这些课题?如何让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这里面?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目前应对的难题,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一步。
        1.历史学科教学应该具备的特点
        一是反省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常思考着如何去改正它,如何去进一步提高,这就是在进行学习中的反省性,能够进行日三省吾身,在反省中提高历史学习的自主意识。二是整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以大局观来看待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这样让学生既能看到这个现象的表面,也要看到这些现场本质,将表面和本质联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三是实践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独立的完成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让他们获得非常丰富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从而增加自信心,感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对历史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们的实践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在实践中提高对历史学习的自主能力。四是记忆性,在他们进行挑战的过程,他们需要掌握更多自己从来没掌握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更加清晰的看法,能够更加了解到学习历史的真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让他们看清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认真的完善不足,不断地进步做到更好,从而提高学习历史的自主意识。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及意义
        2.1意义
        第一能够整体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动手能力,另一部分就是思考能力,在进行这个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思考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因为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首先需要了解到,这个问题它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构成的?我该如何去解决它?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个进行深一步的思考了解,就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来看到的本质,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而另一部分就是动手能力了,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他肯定需要不断的实践操作,可能会经过许多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但是在这中间的过程中,它一步步的重复之前的操作,从而变得更加轻车熟路。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应用于历史学科,更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益处。
        2.2方法
        第一将历史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历史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这样让学生感觉到更加贴切,这个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当学生接受这个问题之后,他们就需要先从实际生活了解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以及解决它需要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衷于自己对历史的探索,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当然,我们设计的问题肯定要符合学生实际,也让学生感觉到这些问题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凭空想象捏造的。
        举个简单的历史实例: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通过这个历史实例让学生与生活结合,增加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了谭嗣同这种位置爱国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将历史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第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了。学生如果仅仅会说,那只是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完成,这既让他们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动手能力。如果问题较为复杂的话,可以鼓励他们与同学相伴一块完成。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元朝的统治》这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就“行省制度”一目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教师选取几份进行评价,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增进增进了学生对课文及知识点的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历史自己要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为以后的更深入研究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想要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深度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这就需要他们多做题,多研究题,从而自己提出问题,要强化他们对习题的练习,而进行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让他们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而且通过这些习题练习,也能让他们养成多角度大胆思维去想一些问题,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在质疑中获得成长,不要盲目从众将近权威,要敢于挑战权威,要自己的想法。这也才更有助于学生培养出来问题意识,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我们对学生有信心,对自己探索的教法有信心,一切都会变的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韩其法.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教学(下),2018(12):40.
[2]朱亮.刍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师,2018(36):66
[3]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9(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