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小学数学运算中的学生推理能力培养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意义,而后对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列举,教师要依据教材知识点选择合适的素材与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推理能力的培养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学生推理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无论是计算题还是应用题,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推导的过程占用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因此,为了使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必须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素材,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1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意义
只有在课堂上对增加对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机会,才能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更好。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数学的奇妙之处。同时,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如果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拥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就可以将这种思维模式带入其中,进而降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难度。数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提升小学生推理能力时,应保证对应的素材和题目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以及适宜性,如此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还能有效降低数学知识以及相关原理之间的理解难度。
2小学数学运算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2.1激发学生数学推理意愿
很多数学问题的推理过程都较为枯燥无味,甚至有些推理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某个环节的错误致使最后的结果不正确。因此,如果想要小学生对数学公式或原理的推理过程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配合适宜的教学方法,让整个推理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小学生的推理意愿。尤其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原理进行深刻理解,就必须通过推理的方式,将这个知识点或原理整个获得过程进行推导。但是由于小学生自主控制力较差,因此很难一步不落地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整个知识的推导过程。例如,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辅工具来对万以内的数字进行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对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进行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以及几个一组成的。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字推导,处在此学龄阶段的小学生通常只会接触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但是这种已经上升到了万级的数字会因为没有接触过,并且数字过大而感到无法理解,如果教师可以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万以上的数字,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扎实。
2.2促进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均衡发展
想要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就需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推理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每种推理方法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要注意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配置适宜的推理方法,无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合情推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是,有些知识点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推理方法来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进而学生掌握知识,并在今后的题目解析过程中自由且灵活的运用这两种推导解惑,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2.3精选可锻炼学生推理能力的素材
教师想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顺利、高效,并更为扎实的掌握各种运算推理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推理能力提升机会。教师就必须依据教学重点与难点配置适宜的推理能力锻炼素材,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的学习,都需要根据知识点或教学内容配置适宜的素材,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素材简化知识点学习过程与难度。与此同时,素材是最为基础且便利的资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教材或是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掌握素材使用能力后,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教材中寻找、提升自己推理能力的相关素材。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较大数的估计》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在教室中寻找教辅素材,如讲台上的粉笔,教师就可以拿起来直接询问学生,这样大小的粉笔盒大概装有多少根粉笔,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依据粉笔的大小和粗细来估计粉笔盒中到底能装多少根粉笔。这个推导过程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同样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与想象力,才能保证最终估算出的结果与真实结果更为接近。
2.4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推理方法
决定学生推理能力大小的因素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层面,还包括学生对每个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能够准确把握。因此,教师必须配置适宜的推理方法,保证学生的整个推导过程更加精确、有效。配置正确的推理方法,能够保证整个推导过程更为高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数学运算的推导方进行探究,保证学生使用的推导方法更贴合实际,更有效。例如,学生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就要引导学生先将加减乘除全部包含在内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因为加减与乘除的运算先后顺序不一样,同时如果算式带有括号,那么还会影响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情景引导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进行推理性探究,理解运算顺序,这样,学生经历了推理的全过程,在运用运算法制进行计算时,就可以较为快速的计算出结果。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推理意愿,促进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均衡发展,精选可提升学生推理能力的素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推理方法等,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宇.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8
[2] 罗燕.小学数学合情推理的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 游诗铭.小学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考试与评价. 2020(05)
[4] 高婷婷.如何实现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60)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提升小学生数学推理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23-28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雷飞燕 ?女??1979.01?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一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实践研究?,402760?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