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正式接受物理教学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今后物理学习有着深远影响。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严格,然而初中阶段大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都忽略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只要求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表面现象,会解题做题。使得学生感受不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学习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从而提升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正确认知物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物理知识内容被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利用,它能够让人们正确、科学的认识世界物理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物理知识与生活是密切关联的,学生只有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生活中诸多问题,这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和本质。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科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教师教的再好,都不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学的快,主动性是学生能够学好某一学科知识需具备的学习品质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合作学习的方法被各学科教师实践与采用,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精神的良好品质,还让学生在同一个学习任务下,既能分享自身的看法与技巧,又能从同伴的身上汲取更多不同的看法,让学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视角,使得学生思维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首先是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教学的优势与作用。其次是教师要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的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内涵,挖掘物理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光的折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A:分析折射光线与射入光线上的位置关系。B:分析折射光线与射入角大小上的关系。C:垂直射入光线会是什么现象。这种合作实验学习的方式,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还给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不再只听教师讲解,而是自己动手研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今后物理学习,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善于设计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知识对初中学生而言学习有难度,主要在于它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到物理知识,促进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亲切感,进而降低物理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情景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物理知识,从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定义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市蜃楼的景象,让学生体会到奇妙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示水中插入筷子,筷子变弯了的演示。通过设计情境,能够让学生轻松并且直观的认识到情境中的物理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三、差异性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学习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或者布置的任务,他们不能够顺利完成,所以倍感学习的压力,从而厌倦学习物理,对物理学习有恐惧。因此,教师要尊重并正确看待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认知的差异,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对自身实际情况有准确认知,进而找准学习方向。分层教学就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待学困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关系,主动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和指导,让学困生也有接受学习的权力和机会;对待中等生,教师要多加鼓励,在教师真诚的鼓舞下,学生会更加热爱学习物理知识;对待优等生,教师要让他们学会乐于助人,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而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光明.浅析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20(15).
[2]刚彦璋.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