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卢小玲
[导读] 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切实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同时,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数学教学;
         引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了相应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推进创新教学方案,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深入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适当及时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深度,并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纵观现状,由于传统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以及部分教师自身素质等种种现实的因素,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的策略并不成熟,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作用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的实施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引导”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以及解决问题时要如何结合所学知识,那么这个过程可以慢慢地教授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切入点的寻找方法,进而学生的逻辑思维也会有所提高,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往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2.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给学生的思路指明方向,鉴于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以及现阶段的智力水平,如果单独思考或者仅仅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讲解,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或者会认为数学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那么教师的“有效引导”此时会显得十分有必要,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可以带领正确的思考问题,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会获取很多有趣的知识,学生也会慢慢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数学充满兴趣,此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很好体现出来,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3.提高学习效率,夯实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所学知识点有更广阔的认知,同时,教师应当及时为学生解答,并对学生思考的思路进行评价,学生会对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加深印象,同样对自己错误的思路也有深刻的印象,可以有效地防止下一次错误的出现。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衔接,从而构建知识框架,那么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会知道从哪里入手,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对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实施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首先,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在课上课下细心留意学生的行为,询问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了解学生的大致思路,从而对学生的水平有具体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小学生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的发展较为稚嫩,同样对各类事物都很好奇,教师应当把握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抓住课堂机会,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制定的教学方案,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保证“有效引导”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抓住教材知识的核心点,并以此展开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接近知识的核心并带领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只有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才能够保障在教学中“有效引导”的顺利进行,能够应对在此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以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教师保障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行,另一方面,教师在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以及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下,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钻研课内知识,同样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与课内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角度的认知,进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课外知识的普及也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理论结合实际,将知识适当渗透到生活中
小学生理解课本中出现的较为抽象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引导”中适当加入较为实际的元素,并且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以及制定详细教学方案后,可以借此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中教师可以拿出实物进行教导,1元等于10角,一方面学生会对数字的运算以及数字的学习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学生对现实中的事物也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师还可以额外教育学生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树立良好的习惯,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入课堂,参与到学习中,从实际出发,让知识更加有形,更加有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本领,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有效引导”的策略,创新并推进教学方案,将“有效引导”广泛应用在学生日常学习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数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丽娜.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32
[2]方远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