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凤英
[导读] 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举措,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扩宽了青少年群体接受接受外界信息事物的途径,也使学生的接触网络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教育部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改善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改内容来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高中化学课程在高中教学领域占据的比重较大,这跟学生高考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举措,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有效举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仍有部分化学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其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反思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展开教学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1.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原因
1.1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在大部分教师以及家长的视野中,学生进入学校只有一个任务——学习。高中生迫于以往应试教育带来的考试压力,导致学生所背负的学习压力过大。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范围内,让学生只掌握基础的知识与练习,使教学浮于表面。这也是传统教学的误区之一,教师不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掌握、练习题训练等方面,需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情感培养。
1.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是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在课堂上,采用“我说你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并未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这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只为提升考试成绩,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化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密切的自然类学科,若教师将教学局限于试卷,难以体现化学教学的实际价值。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2.1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领域。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辅助。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化学发展、国内外化学最新研究成果等信息,拓展学生知识面并了解化学的重要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以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为例。教师在讲述有关于“明矾的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明矾的相关资料,展开教学工作。课堂讲授时,利用视频教学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人们朝浑浊的水中适当加入“明矾”之后的真实效果,加深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点的记忆刻,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
2.2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的很多知识与化学现象,都存在于生活当中。以新课改为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积极鼓励高中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化学现象,并对其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记录与观察,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化学、走进化学。例如,在教师在讲授鲁科版高中化学《铁的氧化》章节的知识点时,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当中将苹果切开后放置一段时间,苹果表层的颜色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生活中简单的氧化现象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Fe2+氧化以后演变成为Fe3+的过程。
2.3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学生思维
化学知识通过简单理念与基本规律构成,化学课程教学与试验探究分不开。高中生对可操作性的试验有着强烈的好奇感,这也会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操作实验后的成就感,让学生爱上化学。为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实验适当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鲁科版高中化学《离子检验》的实验课为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操作前,可以将实验的步骤更细化,是学生简单易懂。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并针对操作有误的学生,只进行提醒与引导;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实验,通过独立的实验操作来了解氯离子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氯离子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重视知识体系的同时,让学生用实践去发现化学与生活存在的关系。在体验和运用科学手段,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养成能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存在的学习习惯。基于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有效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前,一定要钻研教科书内容,使其教学活动更加全面,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工作,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使其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宁.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51.
[2]袁海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