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国标
[导读] 在认真研究小学数学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分层目标、合理划分小组合布置针对作业三个角度入手,展开理论研究和小学实践。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倾向和学习需求,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不断高涨,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对此,笔者就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在认真研究小学数学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分层目标、合理划分小组合布置针对作业三个角度入手,展开理论研究和小学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共性需求上,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分层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使用能在较高程度上满足这种新要求,有利于数学教学快速度过瓶颈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这种情况下,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展开研究势在必行。
        一、明确分层目标,重点弥补不足
学生在数学的敏感程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他们在数感、空间思维、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学生整体性的培养与提升上,对于学生部分缺失方面的填补并不侧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明确分层目标,填补学生的数学短板。
譬如,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就首先对学生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测评,判断每个学生具备的素养高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计算能力较强,但空间思维较差的学生,笔者就要求他们熟悉并牢固掌控平面图形的知识与应用;对于数感和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就让他们重点进行计算练习,在解决问题的题型训练中,提炼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他们灵活应对整数、分数、小数等之间的混合运算等。又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时,根据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不同,笔者就给他们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思维较活跃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与应用,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对于基础和能力都相对一般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一般应用;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朝着目标前行,弥补自身不足。


        二、合理划分小组,优化团队配置
小组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树立他们的合作意识,但当下的小组整体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常常是好学生与好学生结合在一起,即使偶有互补性质的分组,也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导致小组学习能够达到的效果大打折扣,拉大了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此,要想深入发挥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就需要教师合理划分小组,优化团队配置。
譬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笔者就定期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测评,按照能力的强弱将他们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数学水平较高,B层次的学生数学能力一般,C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按照1:1:1的概率,根据互补性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差无几,促使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解决数学问题时保证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在分组的时候,笔者还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活跃快慢等要素,将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学生、思维转动较快与较慢的学生等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在较高限度内优化团队配置。这种分组方式,既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特性,又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对小学数学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布置针对作业,提高学习质量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框架,培养其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控,关于知识疏漏点的强化涉及得比较少,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难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他们学习质量。
譬如,在学习完“扇形统计图”以后,笔者就制作了包括乘除法、圆和扇形统计图等知识在内的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具体的结果,分析、判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他们进行了横向划分,布置了不同的练习作业:对于圆不熟悉的知识,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跟圆的面积、周长相关的作业;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笔者就向他们布置了“收集家庭的一个月内各项开支情况,进行有关统计,分析家庭各种支出的比重”的作业……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让作业布置更加具有针对性,能有效填补学生学习的缺陷,以部分带动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与学生内在成长诉求相契合,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迈向更深层次的尝试与表现。教师在教学时,要基于分层教学的要求和小学数学教学寻求突破的需求,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明确分层目标,重点弥补不足;合理划分小组,优化团队配置;布置针对作业,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数学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柳胜利.基于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9(27):86-87.
[2]杨芬.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