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猪猪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之下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如何将“合作探究模式”有效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是目前小学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为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探究中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就不能够满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缺乏一定的教学优势。而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更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应用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值得应用和推广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1]。
1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
在如今,虽然一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依旧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有部分老师在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仍在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课堂上单纯的向学生传授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没有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应用题进行自主思考和探讨,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2“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1增强师生的互动性,建立小组竞争机制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想要充分发挥合作探究模式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融入到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
因为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交流,这种性格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不愿意自主思考问题,而是一味的听从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安排和意见,没有主体意识,这样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差,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融入到学生集体中,要鼓励性格内向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要告诉小组组长必须要给每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要强调哪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另外,为了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为学生营造一个激励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2采取适当的方式点拔和指导学生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必须要经过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数学学习经验不足,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学生对数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不能一味的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是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点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当学生在数学应用题小组合作探究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例如,在面对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时:一个工地建筑房屋需要47吨的水泥,用一辆载重20吨的卡车运输了三次,这两重型卡车就去运输钢筋了,剩余的水泥要用一辆载重为4吨的轻型卡车来运输,请问重型卡车和轻型卡车一共要运输多少次才能够将水泥运输完呢?这道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度较高的题目,当一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算出重型卡车运输的水泥数量之后,在计算轻型卡车运输水泥的次数时遇到了困难,他们会发现式子除不尽。在学生陷入迷茫的时候,老师可以将题目中两辆卡车所对应的数量关系列出来,再引导学生重新理解题目意思,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观念和方法早已不适用于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想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老师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还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俊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究[J].甘肃教育,2017(16):52.
[2]宋正华.小学数学应用题自主探究式教学实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3):86.
[3]季玉节.基于自主探究的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5(23):49.
作者简介:陈卫鹏,男,1983年1月出生,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单位: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永丰镇白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