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冯金华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小学教师应把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教学之重。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探索、去创新、去主动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小学教师应把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教学之重。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探索、去创新、去主动探究。新课改下,教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对教材把握不够,缺乏创新性
首先,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是受限在以往的传统内容框架中,忽视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老师还是侧重于单纯地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再次,小学数学课堂缺乏创新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老师还是坚持讲解—做题的模式,忽视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2.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过重
首先,老师给予了学生过重的负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偏重。比如,在课后作业之余,许多老师还布置相应的同步练习,让小学生难以应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望子成龙”的想法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让孩子加班加点,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不断增大,甚至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再次,由于受到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对数学课程的意义感受不够,自己给自己过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3.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的传统知识结构,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还是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些小学数学老师只是重视知识目标,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价值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等等,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展开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到底该如何组织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和探索。我们知道,小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展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教授小学数学中,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这节课时,就充分地利用了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上课伊始,笔者先拿出一个简单的可以滑动的模型,如长方形,然后要求学生思考:这一个长方形能否改变成其他的图形呢?这种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得学生很好奇,原本是长方形的模型到底是否能够变成其他的图形呢?那么又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图像呢?由于这种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必定会更加仔细地思考,然后观察老师是如何改变这个长方形的,改变之后又得到什么图形。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不仅仅要吃透教材,巧妙设计教学,还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2、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只有使学生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业,当学生把学习数学知识作为自己的生活需要,发展需要时,教学工作才富有成效,而课堂教学首先使学生进入课堂之中,因此,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数学时,只有学生对数学生产兴趣,喜欢数学,才能学好数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还要注重情感投入,师生思想交流,学生和我们教师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是有丰富感情的,况且他们年龄太小,感情更容易受影响。因此,应从微妙处关心,尊重理解感染他们,使他们感觉到教师亲切、平易近人认识到这个教师是爱我的。
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因此,数学就是怎样取决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加强横向思维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如第十一册中的“和倍分数应用题”,教材中展现的只有列方程一种方法,教学时,我不局限于此,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梳理思路,鼓励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寻找其它的解决方案,然后交流互评,结果有用方程解的、有用分数解的、有用比例解的、有用推理解的,五花八门,并且都能说清理由,其中有的解法甚至我在预设时都没想到,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狠下功夫,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更加精要。而且教师在扩展教学方向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今后数学教师的路,依然是艰难和漫长的,希望我们教师再接再厉,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