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置作业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周海伦
[导读] 布置作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认为要布置有效的作业应该从课前作业未雨绸缪
        摘要:布置作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认为要布置有效的作业应该从课前作业未雨绸缪,课后作业查漏补缺进行联动,既未雨绸缪,又查漏补缺。让学生在作业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作业中形成心理定势,从而达到自主作业的目的。
        关键词:做业,有效,未雨绸缪,查漏补缺
        怎样布置作业?当教师的最熟悉不过了,每次上完课,第一件事就是布置作业,但是学生一看到作业就绵软无力,唉声叹气,个个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有气无力。为何学生会有如此反应?是因为我们的作业毫无新意,机械重复,学生对作业深感厌恶,可以说没有很好地考虑作业内容与形式,数量与质量关系,也没有考虑学生共性与个性,态度与兴趣的关系,布置作业缺乏科学性,不够人性化。还有 ,从布置作业常态来看,我们过于重视布置课后作业,而忽视课前、课中作业,所以提起作业,首先想到的是课后作业。笔者认为我们的做法有失偏颇。我们务必要思考好“课前作业、课中作业和课后作业”三者的关系,让“前、中、后"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既未雨绸缪,又查漏补缺。让学生在作业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作业中形成心理定势,从而达到自主作业的目的。下面,我想谈谈作业布置的想法和做法。

   一、课前作业未雨绸缪
        课前作业是学习本课前的自主预习工作。课前作业布置定目标,求系统,有特色,讲实效。课前作业要求从中年级段向高年级段螺旋式上升,让孩子们知道作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
        如中段(三年级)语文课前作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写课题 写下课文题目。
        二、读课文,读课文2遍,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三、摘录妙词佳句
   (1)生字(写两遍:第一遍抄写,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
        (2)妙词(写下优美词语。)
        (3)佳句(摘抄优美的句子2句。)
        四、开心练笔  从妙词中引用3~5个词语连缀成一句话。
   如中段(四年级)语文课前作业要求,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提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写课题 写下课文题目,并插图进行美化。
   二、读课文  读课文2遍,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三、摘录妙词佳句
  (1)生字(两遍:第一遍抄写,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
  (2)妙词(写下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3)佳句(摘抄优美的句子2句,并要求背诵。)
  四、质疑  读题质疑,读文质疑。
  五、开心练笔  从妙词中引用3~5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如高段语文课前作业要求在中段的基础上进步提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写课题
         二、名家名篇  名(作者)、地(出生地)、作(代表作、成名作或处女作)、时(生于哪一年)、评(评价)。
         三、读课文 熟读课文,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思考课后题。
         四、摘录妙词佳句
         (1)生字(两遍:第一遍抄写,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第二遍自行默写。)
         (2)妙词(写下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3)佳句(摘抄优美的句子2句,并要求背诵。)
         五、质疑  读题质疑,读文质疑。
         六、开心练笔  写一写学习本篇文章的感悟或从妙词中引用3~5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七、创新选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并积累与本文有关的诗歌、故事等拓展性知识。
        [注]
        (1)在作业后面写下对作业的评价或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
        (2)老师只批改“质疑”和“开心练笔”部分。

批改“质疑"旨在了解学情,让教学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上。批改“开心练笔”意在查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不改其他基础性作业,目的是要求绝对不能出错,让学生养成严谨的作业习惯。当然,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3)根据情况对作业进行美化,如插图、座右铭、各种图案等。这种课前作业,我们要防止学生应付。学生是“郑重其事”还是“敷行了事”,我们一目了然。防患于未然,故在三年级起始,教师要做到引领在先,精雕细琢,步步落实,坚持不懈,从形式到内容,以至统一-本子、端正书写、何时上交等都要“严”字当头,乃至习惯。只有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后作业查漏补缺
        课后作业是教师在课后要求学生练习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自主作业。在常态下,课后作业是教师决定的,如果没有考虑分层次有弹性可选择的话,学生是没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也没有选择不做的权利的。因此,学生难免对课后作业毫无兴趣,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场面:在我们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脱口而出:(1)读课文3;遍并签字;(2)抄写生词3次并听写1次......他们对课外作业耳熟能详,同时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因此,欠作业和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那么,在课后作业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我的作业,我做主!”因此主张在课前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作业。
课后作业布置举案如下:
        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课后作业。
        学习课文《晏子使楚》后,学生可以给自己布置作业,但必须依据两个条件:一是结合课前作业,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的知识技能;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两三种作业。如:
(1)我要把自已认为难写的生字写一写
(2)我要把课文读一读,读到熟练
(3)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4)我想与别人合作演一演;
(5)我要谈一谈(开心练笔)对晏子这个人物的看法
         ......
        这样的课后作业,紧密结合课前作业,是对课前作业的一种完善和补充,是自主学习的体现,是学习历程的深化,是学习品质的提升。
        如在教完五年级上册古诗《泊船瓜洲》《秋思》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小学阶段语文课中学过的所有古诗(欢迎采纳课外古诗),一星期后在班级里“搞”一次“我爱诗歌”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不限。最后作业反馈过来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一组学生以诗句接龙诵读的形式来展示,声音此起彼伏,节奏清新明快,诗意浓浓,诗情融融;一组学生以歌咏的形式表达,有经典歌曲《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枫桥夜泊》,也有自编歌曲《春晓》等,声情并茂,情动而辞发,全班学生欲罢不能,随之哼唱;一组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来演绎,“独钓寒江雪”、“万紫千红总是春”等画面优美,小组成员解读画意,意境悠远,情景交融。
        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致盎然,他们不仅学到了古诗及相关的知识,更是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同时创造性的思维也得到了培养,一举多得。
        这样的课后作业,除了教师在背后的引领作用外,更是取决于课前作业的基础:作业的习惯与兴趣、作业的方法与态度、作业的能力与水平,在作业过程中形成的自觉行为。
        让老师都能做影片《英雄》中的英雄,达到最高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教”是为了不用“教”,布置作业’是为了不用“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1】龚文洁.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7).
【2】杜艳.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J].才智,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