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张黎
[导读] 探究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张黎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利用急救护理流程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致死率、伤残率及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急救护理效果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致死率、伤残率以及存活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急救费相比于对照组,能看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救护理流程;严重多发伤;急救;有效护理
   严重多发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发病后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产生危害严重。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兴建交通铁路及建筑,严重多发伤患者逐年增加,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探究有效的严重多发伤急救措施,来减少疾病的致死率。本次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探究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受伤状态均为瞳孔散大及呼吸停止,无语言障碍;入组患者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状态不稳定患者,不愿意参与研究者;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人数为20,女性患者人数为33,平均年龄(35.8±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35.2±2.5)岁;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分析,指标信息相似,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研究有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手段,将绿色通道开启,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吸氧、输血等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并进行急救工作的准备。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为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护理流程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①院前护理:急救护理组维持最佳的急救状态,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立即出车,在去往急救现场的过程中与患者家属取得有效联系,实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引导患者及家属展开急救措施,到达现场或许要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神经系统进行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结束评估后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把控,与院内急救科取得联系,做好急救准备工作。②院内护理:患者到达医院后为患者进行身体功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病情准确评估,致命伤需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为患者展开静脉通路,进行呼吸道护理及体征监测,等待急救护理的任务分配,如患者意识清醒可为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急救效果。
1.3观察指标
   将致死率、伤残率及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急救护理效果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使用t检验数据,致死率、伤残率以及存活率行卡方检验,用(n%)进行表示,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
2.结果
2.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致死率、伤残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致死率、伤残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致死率、伤残率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数据见表1。


3.讨论
   严重多发伤为外部创伤性疾病,通常引起患者机体超过两处以上发的脏器损伤,同时伴有一处危及生命的损伤[1-2]。严重多发伤发展速度较快,病情较为危重,此疾病发病时间比较突然,因此容易产生休克或低血氧症,致死率以及致残率较高,因此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需要抓住关键时间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死亡率[3]。
   急救护理流程为重要的急救护理手段,成立急救护理小组按照护理流程为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为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并建立静脉通路及吸氧,为后续的抢救做充足准备,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护理效果,减少致残率。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致死率、伤残率以及存活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急救费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更为显著(P<0.05)。
   综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薇,于燕.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76-277.
[2]杨云.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18):68.
[3]武晓攀,刘会乐,姚起.急救护理流程应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02):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