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杨雨函
[导读] 研究护理登革热患者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杨雨函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登革热患者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登革热患者38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9例、试验组19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二组患者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登革热患者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登革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为淋巴结大、皮疹、疼痛、发热等,严重患者会发生出血、休克等。在给予登革热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登革热患者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5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登革热患者,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9例和试验组19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常规组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为18~85周岁(45.9±8.41)周岁。试验组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为19~87周岁(46.2±8.37)周岁。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症状护理等。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①成立由护士长为小组长,护理人员为组员的登革热护理小组。详细划分护理工作。保证隔离病房通风透光,悬挂蚊帐,保证隔离病房温度与湿度适宜,使用较为安全的灭蚊片、灭蚊液、灭蚊器等。由登革热护理小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②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等基础信息,登革热护理小组应与主管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合理安排病床,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并详细记录,遵医嘱为体温>38.5℃的患者进行药物或物理降温。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证患者皮肤清洁,及时为患者更换汗湿衣物,避免患者发生继发感染。详细评估患者血小板数值,叮嘱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休息,进食软饭或流质食物。③在患者解除隔离后,依旧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减少探视患者的人员数量,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指导患者进行简单活动,为患者做好锻炼、休息、饮食指导。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小组长应负责评价实施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于患者出院前记录患者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护理部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证明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将38例登革热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其中使用(±S)进行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计量资料对比,用t行结果检验;用[n(%)]进行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对比,用X2行结果检验,如P<0.05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分析
   试验组的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3讨论
   登革热是全球传播最为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传播。隐性感染者与登革热患者是登革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登革热高发于婴幼儿。伊蚊叮咬人体后,导致登革病毒侵入人体,随后病毒与抗体相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液浓缩、出血以及休克等生理改变。重症登革热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浆外渗,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导致血液浓缩血容量降低,最终引发休克。在为登革热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为患者进行有效、科学、全面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2]。
   临床护理路径是较为有效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在为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更为全面的医疗护理工作计划,促进了护患沟通,满足了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需。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护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3]。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的住院费用、天数、症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登革热患者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桂芬,胡丽红,马得宏,彭舒凤,杨健兰,单西云.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登革热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8,31(11):167-169.
[2]曾连有,宋慧红,曾丽红.探讨优质护理在登革热疾病中的临床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55-56.
[3]段晓情,魏叶红,金瑛,徐敏.226例登革热患者救治的护理应急管理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4):284-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