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萍 何岳义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低风险地区老年患者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时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9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30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参照组(15例),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首先对比护理满意率,实验组为100.00%,参照组为66.66%,数据有差异,P<0.05。其次对比生活质量,实验组得分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低风险地区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而言,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时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老年;中西医结合护理
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由于该病毒当前缺乏针对疫苗,且临床致死率较高,这是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其他疾病,例如脑梗塞、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加剧了死亡发生的可能性[1]。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以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基于此,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作出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7月~2019年8月,30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9.54±2.12)岁;参照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9.14±2.28)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体征监测、用药监督以及异常反馈等。
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为:(1)营养支持。很多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老化,抵抗力下降严重,在患病期间如果缺乏营养支持,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在护理中需要加强鼻饲或肠外营养供给,保证营养摄入均衡。(2)呼吸道护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呼吸道状况极差,尤其在住院期间长期卧床很可能引发呼吸窘迫症,在护理中需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予以排痰辅助;对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做好设备维护,防止发生感染[2]。(3)穴位刺激。选择远红外磁疗穴位贴对患者的肺腧、天突、膻中、厥阴俞等穴位进行治疗。在贴敷前需要保证患者皮肤清洁,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皮肤状况,防止出现过敏。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展开比较,评价指标依次分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良好+一般/15*100%。
以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内容为情感、交际、运动、心理四项,每项满分15分,得分越高说明对应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对比
经护理,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6.66%。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由于病情危急,在入院治疗期间很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而且考虑到此类患者的年龄较大,自身机能下降严重,因此要求护理工作必须十分细致,否则任何一项细节措施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引起病情恶化[3]。但以往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时,措施相对较为单薄,因此需要对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首先对比护理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其次对比生活质量,实验组得分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首先需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因为营养支持对于人体的免疫力提升有极大帮助,能从根本上降低并发症发生,也能缩短康复时效[4]。其次对于肺炎患者需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在住院期间定期排痰,做好彻底的通气设备维护,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降低感染的情况发生[5]。此外选择远红外磁疗穴位贴进行穴位贴敷,在贴敷过程中护理工作需要加强患者体征监测,观察是否出现异常,防止贴敷部位皮肤出现过敏等反应,最终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
综上,对于低风险地区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而言,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时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桂丽,钟美浓,郑丽花,等.一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0,02(01):E012-E012.
[2]雍珍珠,张宇,赵卫红.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建议[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20,07(01):E005-E005.
[3]杨海侠,张银萍△,杨长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留观隔离期的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20,33(S1):13-14.
[4]陈奕,王爱红,易波,etal.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00):E026-E026.
[5]姚娜,王素娜,连建奇,etal.陕西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28(00):E003-E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