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康玉欣
[导读] 研究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对其疗效的影响。


康玉欣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研究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4例、试验组2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二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主要是由于十二指肠、胃、食管、胰胆等病变引发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多使用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为保证患者疗效,为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对其疗效的影响,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12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常规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为23~64周岁(43.7±3.09)周岁。试验组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为24~66周岁(44.1±3.21)周岁。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流程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为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保障患者心理状态稳定。②了解患者病情做出正确判断。为出血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输液,保持患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患者若存在贫血情况,应及时为患者输血;若发生休克应及时纠正患者休克现象。③治疗结束后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将床头稍微抬高,避免患者胃内容物吸入肺部、胃酸侵蚀食管。若患者疼痛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平痛新、曲玛朵等止痛剂。若患者发生血压下降、腹痛等状况,护理人员应立即检验患者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若血尿素氮增加且血红蛋白减少,则可视为二次出血,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行二次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者若需禁食,护理人员应保持输液量在2500-3000ml/d。指导患者后期恢复饮食时应先以流食为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估,SDS评分、SAS评分分数越高证明越抑郁、焦虑。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为患者7d内停止呕血,持续3d粪隐血测试结果为阴性,出血情况被控制;进步为患者7d内呕血情况有好转,持续3d粪隐血测试结果为(+),出血情况明显好转;无效为7d内上述效果未达成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进步)/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将48例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其中使用(±S)进行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计量资料对比,用t进行结果检验;用[n(%)]进行临床疗效计数资料对比,用X2进行结果检验,如P<0.05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分析
   常规组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死率较高的急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较为常见的有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害、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发热、氮质血症、贫血与雪象变化、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患者会发生休克,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湿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至测不到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2]。
   全程优质护理主要是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中心,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术前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等护理,使患者保持术前良好心态。术后为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再次出血。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的进行饮食,提升患者免疫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表明,常规组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利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钟云.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2):123-124.
[2]张林,郑玉蓉.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7):134+136.
[3]李蓓蕾.不同临床护理方式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0):2885-28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