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3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邓贤彬 魏桂容
[导读] 为了提高本院检验科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有效性,探讨3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差异性。

邓贤彬1   魏桂容2
(1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2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永兴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本院检验科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有效性,探讨3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差异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病人200例新鲜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日本Sysmex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美乔MJ-600II尿分析仪及手工法显微镜3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并对结果分析和比较。结果 UF-5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法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二者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沉渣分析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干化分析法。结论 3种方法由于检测的原理不同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差异,因此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不能相互替代,可以将干化学和尿流式细胞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均无异常,作为显微镜镜检的筛选条件,有异常发现者可进一步用显微镜检查加以确认和纠正。3种检测方法是最佳联合模式,既能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验质量。
[关键词] 红细胞,白细胞,尿液分析仪,显微镜
   尿液来自血液,凡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疾病,均可引起尿液成分的变化。尿液分析是评估健康,疾病状态的一项最常规的检测项目,是诊断肾脏和尿路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尿液分析方法已从传统的显微镜手工检测发展到仪器化检测的时代,仪器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速度快、项目多、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检等特点。由于仪器法检测的原理不同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仪器检测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虽然显微镜检查操作复杂、费时,但对于识别尿液有形成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仍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金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取2018年4月-2018年5月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尿液标本200份。由于我院是妇幼保健院所取标本均为女性,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8岁。 
   1.2 仪器与试剂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及配套试剂;深圳美乔MJ-600II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液;日本欧林巴斯单目显微镜。
   1.3 方法 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和MJ-600II尿干化学分析仪每天都要在实验前和实验中用质控液进行分析,所有病人的尿液检测也将分别用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和MJ-600II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3种方法进行检测,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同一个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2小时内完成。
   1.3.1 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法将门诊病人新鲜液混匀后取约10ml于试管中,放置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试管架上进行自动进样,也可采取手动模式吸样。
   1.3.2 MJ-600II尿干化学分析仪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检测前将其混匀,将试纸条完全浸入样品中2秒钟后取出,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残液,然后置于尿液化学分析仪上检测。
   1.3.3 显微镜检测法可分未离心尿和离心尿进行检测。离心尿取混匀尿液10ml于刻度离心管中,RCF4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留沉淀物0.2ml,混匀后取约20μl沉淀物于载玻片上,用18mm x 18mm盖玻片覆盖后显微镜检查。先低倍镜(10x10)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10x40)仔细观察。细胞检查10个高倍视野,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结果报告时应注明离心尿液或未离心尿液显微镜检查。
   1.4 检测标准 (1)UF-500i法:男性人群红细胞0-12/μl,白细胞0-12/μl;女性人群红细胞0-24/μl,白细胞0-26/μl;(2)镜检结果:红细胞0-3/HP,白细胞0-5/HP,超出以上参考值均为阳性;(3)MJ-600II尿干化学法:红细胞10-200cells/μl,白细胞15-500cells/μl,一般都是以干化学检测的阴、阳性结果为准。3种检测方法都应该以显微镜检测法为参考标准,如UF-500i检测结果是阳性,而显微镜检测结果是阴性,为假阳性;如UF-500i和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显微镜检测结果是阳性,为假阴性。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方法对200例尿液标本检测结果见表1。 表1显示红细胞检出率: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阳性率为18.5%,干化学法阳性率为13.5%,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镜检法阳性率为6%,与UF-500i法和尿干化学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检出率: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阳性率为:22.5%,干化学法阳性率为20.5%,显微镜法阳性率为12.5%,前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镜检法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以显微镜检测结果为参考标准,UF-500i法和干化学法均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UF-500i法:红细胞假阴假阳性为25例,白细胞假阴假阳性为20例;干化学法:红细胞假阴假阳性为15例,白细胞假阴假阳性为16例。
3 分析讨论
   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应用了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利用荧光强度、前向荧光脉冲宽度、前向散射学强度、前向散射光脉冲脉宽度、电阻抗等参数来检测尿液中细胞的大小、长度、体积和染色质长度等信息,来计算出尿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具有快速高效、信息量大、标本量少等特点,但是尿液中含有大量细菌、结晶、真菌和精子等形成分,其成分复杂,形态大小不—,直接干扰流式细胞计数,导致UF-500i法检测的结果同显微镜法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尿干化学法分析仪是利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检测原理,通过尿液中细胞内的化学成分与试剂膜块发生颜色变化来完成检测,颜色越深,光吸收越大,光反射越小,反射率越小;反之,颜色越浅,光吸收越小,光反射越大,反射率也越大。其检测结果受药物、维生素C、化学成分、PH和尿液在膀胱中贮存小于4小时等因素的影响,与显微镜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检。在临床工作中常遇见尿干化学分析法阳性检出率低于尿流式细胞仪,分析原因可能是急性感染;早期尿中细胞破坏程度较低,各种化学成分没有完全释放;尿液在膀胱中贮存小于4小时的缘故,另外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大剂量青霉素等药物或尿蛋白质100mg/L时,干化学法显示成假阴性。
   综上所述,尽管UF-5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能快速、准确检测尿中多项参数,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所以二者只能作为快速筛检。UF-500i是检测尿中的有形成分,尿干化学是检测尿中细胞的化学成分,当二者检测结果一致为阴性时,可以不用显微镜检测;当二者检测结果不符或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其中任何1项阳性时,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最后确认,所以三者的检测结果不能相互替换,三者联合对尿液进行检测,能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191.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1997:133-140.
[3] 李雷花.3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对比分析.临床研究,2012,9(5)571-572.
[4] 李雪兰.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分析.医学检验,2010.4(9)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