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拍打操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谢善玉
[导读] 分析老年科拍打操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疗效的影响。

谢善玉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科拍打操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经盲选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入院期间,两组中风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还应练习老年科拍打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功能为(70.65±7.24)分,躯体功能为(65.52±7.82)分,社会功能为(67.85±7.11)分,物质生活为(59.72±6.6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促中风患者练习老年科拍打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护理干预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科拍打操;中风;生活质量;护理疗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加剧,中风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1]。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选择了已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老年科拍打操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参与课题研究。纳入标准: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活动者。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者;听力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根据盲选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有女20例,男25例,平均年龄为(60.71±5.32)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8例,脑梗死27例。研究组有女21例,男24例,平均年龄为(60.59±5.2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9例,脑梗死26例。对比两组中风患者的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住院期间,两组中风患者均要接受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还应按时练习老年科拍打操,具体如下:①起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用舌尖微微顶住上颚,并调整呼吸[2]。②足阳明胃经:经患者头面部、颈部、胸腹下肢前外侧面,起于承泣,止于历气等部位,分别拍打天枢穴、足三里、丰隆穴等穴位,既可治疗便秘、腹泻、腹痛、虚损劳弱等,又能去除高血脂,防治胃肠道疾病,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扶正祛邪的作用。③手阳明大肠经:该条经脉主要分布于上肢前外侧面、肩部、锁骨上窝、颈面部,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患者可以重点拍打合谷、曲池等穴位,不仅能防治呼吸道疾病,还能有效改善面神经炎、面瘫等头面部疾病。
1.3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从心理、躯体、社会、物质等维度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示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本组课题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加减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经X2检验。如果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维度来看,研究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风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突发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不仅会出现肢体、语言、吞咽功能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诱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3-4]。传统西药治疗和康复训练虽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为了促进患者预后,还应结合老年科拍打操。
   在本组调查中,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老年科拍打操对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疗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年科拍打操的应用主要选取了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据相关研究论著指出,规律拍打曲池穴,具有治疗上肢不遂的作用;重点拍打合谷穴,主治口眼歪斜,中风口噤,还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口歪、面瘫及吞咽障碍;不断敲击足三里,可实现补气养血、疏通经脉的目的,进而改善肌肉瘘软无力,预防中风复发。因此,定时指导中风患者练习老年科拍打操,可帮助患者疏通经络,加速气血运行,联络脏腑肢节,扶正祛邪,提升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督促中风患者练习老年科拍打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护理干预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敬梅.中医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4):211-214.
[2]宋宗梅,张燕琴.综合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30(3):121-122.
[3]丛文杰,贾翔,孟伯君, 等.超微针刀联合拔罐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3):468-470,490.
[4]舒小珉,化艳,张维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中风偏瘫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5):886-8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