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周成霞 乐邱琴
[导读] 分析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周成霞  乐邱琴通讯作者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室;上海200062)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6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急诊护理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后依据家属护理方案选择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期间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期间,研究组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明显,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前期处理,减少患者洗胃时间及洗胃液用量,进而有效降低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抢救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护理;综合性护理;应用效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中具有高风险性的中毒患者类型,药物中毒后患者可在有机磷农药成分与人体胆碱酯酶结合后生成有毒物质,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进而在呼吸道腺体异常分泌下引发肺水肿、心脏损害等严重症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故急诊护理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急诊治疗期间,有机磷农药成分可经患者粘膜、皮肤等组织被二次吸收,加剧患者中毒症状,故需在急诊护理中开展有效护理模式,方可实现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急救护理[1]。因此,为分析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急诊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6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急诊护理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后依据家属护理方案选择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31例。
   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区间35~72岁,平均年龄(53.51±4.29)岁,服毒量15~30ml,平均(22.54±2.18)ml,就诊时合并肺水肿12例、肾功能损伤2例、血尿3例、脑水肿4例;研究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区间35~75岁,平均年龄(55.02±4.41)岁,服毒量12~30ml,平均(21.08±2.11)ml,就诊时合并肺水肿12例、肾功能损伤2例、血尿2例、脑水肿5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在有机磷农药服毒后出现症状6h内经急诊就医,经临床检查后均具备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征;患者入院后由直系家属详解护理方案差异后,选择护理方案,确认患者参与研究;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排除标准:排除入院时合并昏迷、休克症状;排除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排除服毒量>30ml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常规治疗包括洗胃、补液、利尿、阿托品治疗等。洗胃治疗采取24号洗胃管及全自动洗胃机进行治疗,洗胃液取90g食用盐及10L水配制而成。如患者就诊后中毒症状为严重时,可在输血治疗后,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有效纠正患者中毒症状。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先处理沾染有毒物质的衣物,其后对体表有毒物质沾染处取肥皂水进行冲洗,其后连接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后续治疗需求开展相应急诊护理即可。
   研究组接受综合性护理:(1)基础护理:基础护理的实施需在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中毒物的有效清除护理。需在清除患者体表沾染有毒物质后,取碳酸氢钠溶液引导患者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有毒物质,减少有毒物质经口腔粘膜吸收量,避免二次中毒的发生。(2)洗胃护理:洗胃治疗后,需在洗胃后,辅助患者进行催吐,可采取机械性催吐、温盐水措施或药物辅助催吐等措施,引导患者有效排出洗胃液,促进胃部残留有毒物质的有效排出,但在进行催吐时,需注意操作尽量轻柔,并控制患者呕吐程度,避免严重呕吐或粗暴护理操作对其胃粘膜造成损伤。在进行洗胃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胃容量超声诊断,其后根据患者胃容量合理制定单次洗胃液用量,避免过量洗胃液的应用,导致患者胃容物反流,增加患者上消化系统粘膜损伤及误吸风险。(3)临床护理:临床护理的实施需在患者洗胃治疗结束,常规补液、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开展。补液治疗期间,需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有效监测,应在设备仪器监测同时,定期观察患者面色、神情变化,引导患者保持意识清醒,避免中毒后所致昏迷情况的出现。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合理设置治疗仪器参数,确保其可在安全治疗基础上,有效清除其血液内有机磷有毒物质,进而积极改善患者病情[2-3]。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护理期间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中,连续性变量资料为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用用(±s)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为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检验,同类数据组间对比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洗胃时间、洗胃液量对比
   护理期间,研究组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急诊常见中毒疾病类型,且可随患者中毒剂量、中毒时间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各类临床症状,增加死亡风险,故急诊治疗的开展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治疗期间仍需配合有效急诊护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期间,研究组急诊洗胃时间、洗胃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明显,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护理中的应用,首先可通过基础护理中对患者口腔内残余有毒物质的有效处理,减少患者有毒物质的二次吸收;其后可在洗胃治疗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洗胃液量的有效控制及护理操作的提升,降低洗胃治疗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或洗胃液过量应用所造成的胃容物反流、误吸风险,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最后,通过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监护,并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中毒症状及时调整床旁血液净化设备治疗参数,进而确保患者体内有毒物质的有效排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急救治疗[4-5]。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前期处理,减少患者洗胃时间及洗胃液用量,进而有效降低洗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抢救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臻臻.急诊中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最佳护理方式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6):22,24.
[2]闫岩.护理干预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急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22.
[3]魏亚萍.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6):150,153.
[4]申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7):162-163.
[5]谌丽娇.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082-2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