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张耀井
[导读] 探究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张耀井
(金平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金平661500)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骨病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组,使用整体护理干预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2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56例骨病患者中,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研究组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在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整体护理;骨科护理;效果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定期提升自己,提高服务质量。现在的护理人员不再只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更好以人为本,把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其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让患者能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在掌握基本护理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心理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不仅体现个人的素质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体现,护理人员要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现针对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骨病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组,组别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8例,其中,研究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6例和12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43.32±15.25)岁,对照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7例和11例,年龄1~82岁,平均年龄(42.78±14.54)岁,两组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骨科患者常规整体护理方式,包括按照医生的叮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保持房间的清洁和安静,多通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方式如下:①个性化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历史病史和过敏史,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基本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教育水平,选择合适患者的宣教方式,例如:患者教育水平高的就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或宣教手册等方式;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就要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骨病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患者对骨科方面的认知以及骨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临床治疗,强化自我护理,根据医嘱提醒患者注意事项,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②心理护理:骨病患者由于骨病创伤、术后造成的疼痛以及患者对术后恢复不佳等情况的担心,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悲观等心理波动,因此,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给予患者人性化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将心里的顾虑和问题主动讲出来,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给予患者细心的讲解,解除患者心中的顾虑,使患者了解围术期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叮嘱患者坚持治疗的必要性,降低患者心理压力。③提升护理水平: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培训班,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都建立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学习更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在护理工作中,使护理人员保持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④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建立沟通,向患者家属讲述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如何用药和注意事项等,提醒患者家属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给予患者陪伴、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有效的接受治疗。
1.3 判断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为(85~100分)非常满意,(60~84分)满意,(小于60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根据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焦虑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确认统计学方法并选择SPSS22.0进行分析,数据中的计量资料可以利用(±s)代表,检查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可选择百分比表达方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每组数据对比后,如两者间的差异大于0.05,则该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研究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36.8±7.5)分和(32.7±5.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38.5±8.2)分和(48.9±10.4)分,研究组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骨科疾病是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复杂,多因疲劳、天气因素、摔倒、韧带拉伤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对医学模式认知的转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传统护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在临床工作中,要引入更先进、新颖的护理模式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人性化护理体现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不断转变理念,多以患者为重心,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最开始很难坚持以人为本,常常被认为降低工作效率,护理人员也不能很好的转换好角色,有不适用的现象产生,有些护理人员甚至不能把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由于骨科疾病患者多数为意外导致的创伤,发病突然,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不了现实状况,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排斥、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用热性饱满的精神面貌接待患者,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相关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服务技能,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干预[6]。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在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述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02):117-118.
[2]王帼英.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1):335+337.
[3]刘培英,杨美英,赵利英,张淑莲.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59+265.
[4]王丽敏.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9):79-80.
[5]马丽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脊柱外科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