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量清单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建筑业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而制定的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实物资料等汇总情况的实物量清单,工程投标人员可根据此清单更好地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充分考虑实际市场条件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项目投标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竞标能力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的投标人按照招标方提供的清单,对项目招标方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及税金等全部的费用进行如期完成。同时,投标人还要依据招标方需求并结合自身企业情况及报价方式等进行自主报价,最终签订工程项目合同价格的一种新型的市场定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审计方法给当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审计观念。它将现代管理审计的理念很好地融入到了工程项目管理当中,从而能够从效益性、经济性、效果性等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做出比较客观、独立与公正的评价,为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较充足的依据或便利条件。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一般由招标人员依照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的规范进行编制。该部分是招标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拟建工程中的重要表现,总体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分项项目措施项目、分项工程其他项目名称以及相关数量的明细清单。此外,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一旦签订成功,工程量清单就立即能成为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规则统一。在工程量清单造价中,统一的计价规则是其十分显著的特点,比如说统一的计量规则、项目设置规则等。这些统一的计价规则使得工程量项目清单的编码极为统一,这样就为后期的工程量统一造价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投标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自主报价。一般来说,招标人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包含的所有费用要由投标人来完成,全部费用包括工程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及向国家提交的合法税金,且投标人需要根据自身的企业定额、技术管理优势及市场信息与其他竞标人共同竞争报价,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建设单位合理的控制投资效益。第四,综合单价是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综合单价指的是考虑风险因素后能够保证完成计量单位项目最低要求所需要的管理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及利润等,并具有合同的法定性。
3工程量清单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3.1工程量清单的管理
统一的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工程量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工程土建、安装、给排水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其他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等资料;2)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基基础情况等资料;3)省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关于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消耗量标准、计量单位等规范要求;4)招标企业关于招标文件的补充资料及答疑纪要等。要想最大程度上提升对工程量清单的管理水平,企业不仅应尽可能地了解上述文件信息和资料,还应在实际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体系。例如,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企业应以实体消耗费用为主,在对工程消耗进行计价时,清单编制人员应严格按照定额有关标准计算工程消耗量,并按相关规定如实记录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等。而针对临时设施费、材料二次搬运费、超高补贴等非实体消耗费用,招标企业应在招标文件中以宗、项等进行计算,投标企业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自报相关费用并承担费用更改的风险。此外,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按照定额的要求列明清单中每一个子项目的定额编号、工程量、工程内容等,从而严格规范工程量清单的格式,而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的项目,工程清单中应以暂定金额的形式体现。
在工程量清单发出后发现清单存在错误的,企业应及时发布有关补充信息以进行修正。
3.2评标阶段
在评标阶段,对投标单位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需要对每个项目的综合单价进行评估,另一方面需要对投标单位的最终总报价进行评估。由于采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要求,可以保证所有投标单位具有相同的竞争起点,从而使所有投标单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有利于选择优质的投标单位,而且投标单位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完成投标。在评标阶段,由于综合考虑报价因素,所以依旧采用综合计分的方式。对投标单位的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完成,其中综合分析内容包括投标单位企业的总和信誉、该企业的等级、对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能力等。对投标单位的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影响加和求得最终总分,并按照总分高低完成最终的投标评估。
3.3合理编制项目合同
建筑工程项目合理是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其中,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更是项目合同中的重要文件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水平,需要对工程招投标文件进行专业化的编制。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参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制定项目合同,依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合适的修正。项目合同中关于项目承包的相关内容及范围、工程变更条件以及各种费用的计价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
3.4工程量的变更阶段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合理控制目标项目的成本,落实目标计划,而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工程量清单执行,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和签证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合理处理好索赔的事宜。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实际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存在偏差,工程进度可能与工程量清单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处理各种变更状况。例如,由于天气原因,施工计划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导致整个施工项目工期延误,甚至成本增加。因此,如何处理实际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5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结算工作包括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各个分项工程中的综合单价与合同中的综合单价的吻合程度以及对竣工结算汇总金额的审核。在结算审核阶段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如果出现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出现的设计变更项目里新添的分项工程,要对添加的项目综合单价进行重点核实,且评判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以及合同中的编制。还有可能会出现施工单位的追加索赔,这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常见现象,要把握造价控制,必要时可以进行反索赔。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是严格遵守工程造价规律的一项科学化的管理理念,需要通过经济、科学、技术及法律等方式严格把控和管理。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中较为先进且合理的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必须要经过工程建筑、投标单位、工程实施、工程建工及工程造价等多个单位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在夯实自身工程技术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为建筑业工程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J].张益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
[2]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J].孔德艳,左新春.建材与装饰.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