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馨月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社区合计录入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以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记录2组护理前后血糖情况和健康行为管理分值。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健康管理行为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血糖指标显著改善,同时患者的健康管理行为得到增强。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前言
当前,根据WHO的记录预测中认为,在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出现3亿左右的糖尿病患者[1]。因此糖尿病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糖尿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研究中认为,糖尿病首先应该加强对患者本身的指导和干预,让患者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配合治疗,提升治疗依从性。所以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指导,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积极干预十分关键。
1 对象、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2017.7.2~2018.9.1为研究时限,将社区合计录入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信封随机化分组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
研究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区间61-76岁,中位年龄(66.01±8.1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区间62-77岁,中位年龄(65.98±7.15)岁。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核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原则:①满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②无心理问题,睡眠障碍;③认知功能正常。排除原则:①原发型糖尿病;②肝肾功能障碍;③生活能力低下。
1.2 方法
两组均预约每月一次的复查,由社区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和生化指标测定。按时向患者发放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南,内容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危险要素、临床反应、综合治疗方式等。
研究组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具体流程为:①建立患者心理档案,内容包含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基本数据建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病症发展的因素,及时宽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倾听患者的发泄,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举例治疗显著的案例,让患者坚定治疗信心。建立康复会,指导患者交流成功的经验案例,彼此之间借鉴学习,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②可在社区建立糖尿病的健康讲座,每个月进行1次,邀请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凡是参与的人员均赠送礼物。活动内容包含:糖尿病主治医师和患者及家属交流;定期和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家属间互相鼓励支持,对于没有定期复诊患者,首先了解患者的情况,而后预约患者家属带患者复诊。同时进行血压和血糖的测定。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护理后的健康管理行为指标,内容包含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测定行为、足部护理、用药行为。
1.4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spss17.0软件校正80例患者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两组护理后健康管理行为用(均数±标准差)处理,行t检验。P<0.05证实有差异性。
2 结果
两组护理后健康管理行为分析,在表1数据中判定,护理后研究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健康管理行为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在护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判定,健康行为管理的分值越高,则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就越低,其自我管理行为维度分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现负相关趋势[3]。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科学的健康行为管理,是目前糖尿病行为护理的最合理模式[4]。科学的管理行为是控制血糖的基本,且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就需要患者自我管理。
本次分析中,通过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档案建立,从而针对性予以指导干预,再根据患者的基本特征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采取了解、相信和行为的一系列流程,通过行为方法的应用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本文数据证实,研究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测定行为、足部护理、用药行为等维度分值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由这一数据可知,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后,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从而积极参与治疗中[5]。
一言以蔽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有利于健康行为的调整转变,从而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关爱,从而积极进行血糖测定,树立科学生活观念,这有助于临床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顾培培,吕素,李玉雪,等.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与饮食行为依从性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9,34(22):25-28.
[2] 于海英,杨一唯.建档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3214-3217.
[3] 李萍,吴利霞.心理引导配合健康教育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2):210-213.
[4] 曾婧,徐迪晖,张玉银,等.心理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0):1520-1523.
[5] 王茜.回授式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