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吴楷俊
[导读] 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吴楷俊
(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为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治疗中,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准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近年争议最多的类型,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尽管CSA的病因、病理复杂多样,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它主要是指颈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引发的骨质增生、侧方椎间盘突出等继发病理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颈椎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颈椎病多是治标不治本,且手术治疗具有较大风险、因此,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我院在治疗过程中,以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取得了较佳的效果。为进一步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特开展临床研究,其具体如下。【1】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9-65岁,平均年龄为41.33±17.54岁,患者病程范围为0.6-3.1年,平均病程为1.91年±0.42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8-65岁,平均年龄为41.33±17.54岁,患者病程范围为0.5-3.1年,平均病程为1.81年±0.42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让患者静躺,放松身心,进行针灸治疗。取穴位置和手法:一是颈夹脊穴,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穴位,患者俯卧或呈俯伏坐位,在第1颈椎至第7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对患者行针治疗。二是颈痛穴,位于手背部位置,握拳,穴位位置在第四和第五根掌骨之间,位于指掌关节凹陷处,对其进行行针,患者会感觉穴位周围会有酸胀感,其行针的主要疗效为舒筋活血和消炎止痛,能够有效的缓解头痛、目眩等症状。三是后溪穴,此穴位是治疗颈椎病的特效穴,穴位位于手掌尺侧,具体的位于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其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四是定喘穴,患者俯卧或正坐低头,穴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其是针灸对于治疗颈椎病具有奇效。除了上述穴位外,还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辅以其他穴位的针灸治疗,包括风池穴、天柱穴、养老穴、三阴交学、足三里穴等。针灸时间依据患者的病重程度确定。
   实验组患者在实施中医针灸的基础上,配合推拿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医师重点对患者的颈部、项部、肩部以及上肢位置等进行反复的推拿,推拿过程中注意推拿的力度,在推拿过程中可以采用滚法、揉法、捏法、拿法等多种手法。在推拿过程中,要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较重位置可采用理筋、点按等手法。中医疗法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活动自如;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活动基本自如;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或者是病情加重。
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32例,有效患者22例,无效患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3例,有效患者22例,无效患者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诱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种诱发因素,包括患者的身体素质、内分泌等,另外椎动脉型颈椎病也可见于运动损伤。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难度较大,易复发,疾病无生命危险,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中,药物治疗具有指标不治本的特点,而手术治疗则存在较大的风险,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当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我院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且患者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小。【2】
   中医治疗过程中讲究辨证治疗,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颈椎病出现的原因在于患者内里不调,如患者存在着气滞血瘀、气血两亏等内里症状。中医针灸法在治疗颈椎病时就是要改善患者颈椎部位的血液流通,促使患者能够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从而起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当前中医认为颈椎病的病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风寒痹阻,其主要症状为颈肩部肌肉紧张,酸楚、肿胀;手臂麻木、疼痛,遇冷则痛剧,受热则痛减,多和天气变化有关。舌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二是气滞血瘀,患者的颈部和肢体剧烈疼痛,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舌苔有瘀斑。三是肝肾亏虚,在久站或者是剧烈劳动后,患者的痛苦会加剧,且还会伴有耳鸣、头晕目眩等症状。其在针灸时,针灸医师会依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和患者的不同表征,取不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另外,在治疗过程配合推拿,其目的在于正骨和修复错位,同时能够辅助针灸,共同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针灸配合推拿促进患者颈部血液的循环,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在此次探究过程中,选取了我院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比实验。此次探究过程中,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的中医针灸疗法,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明显(p<0.05)。因此,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患者治愈率,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较低、患者痛苦小等优势,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3】
【参考文献】
[1]张苹.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J].健康必读,2019,(26):127,193.
[2]朱大宝.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J].健康大视野,2019,(16):143.
[3]袁丽.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