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刘丰
[导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是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措施,因为群文阅读是对大量优秀文章展开的阅读模式,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为学生的语文写作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刘丰   024500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是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措施,因为群文阅读是对大量优秀文章展开的阅读模式,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为学生的语文写作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因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的宗旨时刻的贯穿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含量作为重点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引言: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完全按照既定教材编排体系,根据既往教学经验来开展教学的,没有拓展性地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激情。基于此,教师要对阅读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甄选,创造性地构建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进行群文阅读。
        一 群文阅读的含义
        群文阅读就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与学生共同对同一主题思想或者同一内容形式的一组文章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找出文章的共同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使学生的学科素养有效得到提升。
         二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丰富载体,提升兴趣
        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玩心比较重,因此有时候缺乏学习的耐力,有些学生对待学习更是心血来潮,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学,没有兴趣就不学,这样的学习是很难持之以恒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长期学习热情的培养,而学生长期学习积极性要依靠学习的兴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的载体,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样才会使学生带着热情展开学习。例如在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某教师就这样为学生设置活动,他在班级开展了阅读竞赛活动,《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十分经典,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形式也十分丰富,这名教师将《红楼梦》与影视片段建立起了联系,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经典阅读片段表演出来,从整个剧本的编排、人物的选择到台词的设定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只是做出了相应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阅读内容理解得更扎实,不仅使群文阅读的载体得到了丰富,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为了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都仔细的钻研了剧本,并赋予了自己的理解。
        (二)以目标为引领,促成学生扎实地读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同样,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效益的提升也离不开清晰而又明确的目标。基于此,教师要在课前紧扣群文的主旨大意与思想情感设计清晰而又明确的目标,以这些目标为引领,教师就可以促成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扎实地“读”。很显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对于一些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他们想要将好几篇文章读通读透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将这些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以及阅读文本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读自悟初步达成这些阅读教学目标。比如,围绕说明文这一体裁,笔者精选了《中国石拱桥》《说屏》《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和《桥之美》等几篇文章。围绕这几篇文章,笔者提出的阅读目标如下:通过在课前自主阅读这几篇说明文,让学生详细了解说明文的四大特点以及一些说明方法等。在目标的引领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的放矢地在课前投入到群文阅读过程之中去。如此以来,教师也就可以将群文阅读模式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



        (三)合理选择阅读文本,确定阅读内容关联点
        群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选择阅读文本。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有所收获,并且得到相应的发展。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作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者,对学生的阅读内容的选择严格把关。群文阅读的文章有一定的关联,如文章的文体、写作角度、写作方式等均能作为教师选择文本内容的依据。除此之外,教师对文本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情况相符合,要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另外,阅读文本必须要有一定的过渡性,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逐渐深入地学习,进而掌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于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及各个文本的关联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
        (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群文阅读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现行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课内阅读展开的。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处于盲目、自由的状态[1]。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课内阅读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所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达到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最佳阅读效果,开展“大语文观”教学。针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外阅读教学。
        (五)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应根据全班学生的层次,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为学生安排不同的群文阅读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交流和讨论,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解决阅读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阅读完成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和总结阅读经验,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什么是社戏?为何以此为题?”“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故事?”“课文的主要线索是什么?”“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各小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思考,通过有效交流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作者对社戏的特殊情感。
        结束语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尝试将电子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积极通过确定学习内容、分析课文内容、比较课文内容、鉴赏课文内容的方式开闸相关的学习,为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整个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群文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将多篇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开展相关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比较过程中提升对这些文章的综合认识程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此作为教师应努力通过群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们真正能够在不断的课文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伏洪秀.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李彩茗,潘艺花,王英莺,石秀丽.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76-1579.
[3]黄一凡.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4]王然.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王建荣.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