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吴樱
[导读]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高中教育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个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也推动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

湖南省常德市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  吴樱   415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高中教育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个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也推动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课程调整是不容忽视的一项。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去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要科目以外,信息技术也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推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度整合,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高考模式;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整合;
        引言:初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的、基于构想和在学校学习的综合性基础教育课程,它以创新、科学文化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为基础,并以“入教与进修”和“入教与进修”领域的教学与学习原则为基础。普通高中新客户改革开创了技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科学和普通技术科学是这一领域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强大的多媒体视听交互功能,使得抽象理论知识能够转化为通用技术教学材料,成为动态、具体的内容,并促进
        1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这门课程不断发展而来的。信息技术之所以作为独立的一科,是因为计算机更加注重于硬件设施的配备,在于计算机的整体构造与设计,而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基础,更加注重于信息的获取、分析、传输等方面的知识。此外,站在学科的角度来说,计算机这门学科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计算机要有更高的配置,才能有跟高的工作效率。然而,信息技术却与之不同。信息技术更加侧重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在操作上是有难度的,更能考验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逻辑思维。
        2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深度整合的优势
        (1)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乏味的,如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相互融合的话,就会使枯燥的字幕变得生动灵巧起来,以独特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他们也存在相似之处。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媒体技术时,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会使信息技术变得更加灵动。
        (2)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度整合,不仅可以在融合中彼此取长补短,促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推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技术的进步在于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现问题。只有将多媒体技术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去发现它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通用技术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其突出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熟悉基本的技术原则,操作原理外,更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互动,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通用技术素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向输出,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方法简单枯燥。这显然违背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初衷。大量的概念原理局限于枯燥的课堂讲解,普通的示范也无法引起学生实操的兴趣,挫伤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信息环境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必须从传统教学局限中摆脱出来,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生边学边实操,获得直观的操作体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信息化环境下,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课堂讲解灵活多变,教学方式多元,激发学生课程学习与知识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回归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也真正感受到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
        (4)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问题上,我们不能局限于课堂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智能的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深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也可以推动多媒体技术智能化的发展。



        3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我们可以从基于我们学生心理特征的介绍开始。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声音、动画、图像、文本、视频等生物结合起来,成为生动抽象的图像,消除课堂时间限制,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3.2信息技术贴近于生活
        它的学科性质侧重于实践。教师布置的活动和任务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相较于教师教授的知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更为重要。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并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为教学主要目标。
        3.3丰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完整的学习过程括包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五大环节,少了哪一步都会影响知识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前预习,如在进行预习的课时前一节课,利用该课最后5分钟,先向学生说明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再展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但并不完整,需要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当然,也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后复习,如整章结束后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章节内容编制成知识网络。
        3.4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通用技术的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补充和拓展教材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描述洗衣机、电视机、自行车等物品的技术发展历史时,作者制作相关的视频,增加课堂上的知识量和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这些物品在不同时期的结构和性能。在谈论“工艺”时,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绿茶和红茶的不同加工工艺,让学生对“工艺”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关注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一般性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关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应该注意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技术内容扩展到现代技术和高科技。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播放了“神六”,并介绍了“神六”技术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了解先进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阐明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意义。
        结束语
        信息技术听起来比较高深,但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时,可以大大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不是听到这个词就望而生畏。如果一项技术被束之高阁,是得不到发展的。因此,只有与生活相结合,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两种技术的共赢,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终极目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在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培玉.新高考模式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3):50-52.
[2]吴龙生.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9-20.
[3]王磊.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及实践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1):106-107.
[4]唐挺.浅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通讯世界,2018(01):292-293.
[5]宁晓芳,孙承信.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2017(11):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