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朱恒燕
[导读] 化学科学的素养是科学文化素养构成的因素之一。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回族乡中心校     朱恒燕

摘要:化学科学的素养是科学文化素养构成的因素之一。在初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由他们的化学知识水平、化学认知、思想水平和对化学知识仪器的反应能力组成。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从而提高他们对化学的认知水平。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学生快速建立亲密良好的关系,然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素养的教学效果。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本身就充满了无限乐趣,教师需要做的是将课堂气氛调节地轻松欢快,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围绕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展开。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围绕基本的化学元素,基础的化学反应和酸碱中和以及一些基础的化学实验和推断组成。也就是说在上课时期,教师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来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实验操作,毫无疑问是每一位初中生都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和素养,主要就要从理论方法入手,使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中也能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化学基本概念的熟知,化学基本计算教学的掌握,以及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和方程式,以下几点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提升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初中化学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和氢能源等等知识点。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化学与生活,以及化学与生态环境,化学和社会和生产的关系。这也体现了初级中学的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原则,意在帮助初中生在化学学科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中和大学选择化学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创造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多将初中化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基础认知,达到能用基础化学知识描述一些最基础生活现象的要求。
        例如,教学刚上初三的学生时,当讲述到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之制取氧气时。我就提问了班上的学生:“同学们知道氧气对于我们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吗?”然后班上有人说到:“如果没有氧气,我们人类还有动物就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我点了点头,:“没错,那么上节课我们说到空气中大约有百分之二十是由氧气组成,那么是不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对我们人体而言就更有利呢?如果氧气浓度到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你知道我们人体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吗?”学生们纷纷开始讨论。这时班上有一位酷爱科普的同学说:“氧气浓度过高会发生氧气中毒,不够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患病名称我就不记得了。”班上学生开始嘲笑他。然后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入了今天的课题,如何制取氧气。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制取的氧气浓度有多少,大家猜猜是多少?”班上有人说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我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我们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如果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差不多是纯氧的浓度。随着班上学生求知眼睛的渴望,我们展开了今天的课程。
        二、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
        新版的化学教材增加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包括插图,章头图等等,都展示了化学元素的奇妙之处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做实验之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打下基础,讲述实验室要求,以及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课之前,先播放提前考入的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然后记笔记,将每一步操作都牢记于心。然后实验课去实验室时,根据笔记来进行实验操作,然后观察现象是否一致。立志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会到实验之中,这样也有助于帮助记忆实验现象和操作流程。
        例如,曾经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专业人员的规范操作视频,并且讲解了实验器材和试剂的使用以及废料的处理,然后带领学生去实验室。操作中,我看到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两个人一组,一位同学做实验时,另一位同学负责观察记录。然后轮流操作,争取都能够将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下来。
        三、将化工生产通俗化
        初中化学教学,也包括了基本的化学化工流程的处理。也通常是化学的重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格外注意。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能将化工生产讲述的通俗化,让学生首先有想要去听的欲望,然后再细讲其中的细节和化学知识,让学生想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就能相对轻松地跟上教师的步伐。
        例如,在一次化工流程专题检测中,有一题关于用氧化沉淀法制取四氧化三铁的实验。我就和学生讲述了四氧化三铁的具体使用和他的通常名称。在讲述海水提取镁元素的化工流程中,我和学生讲述了镁元素的使用和在工业制造上的运用。然后学生再推断化工流程中的细节就更加容易。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兴趣无疑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因为初三相当于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学科,所以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所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理论通常伴随着实验,教师要学会熟练将二者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化学与生活,还有化学和化工流程入手,拉近化学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通俗化的化工生产流程解释,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资质,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保证上课的节奏型和流程。以上就是我对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永江.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略探[J].新课程研究,2020(08):103
[2]张永江.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略探[J].新课程研究,2020(08):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