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朱绪广
[导读]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安徽省淮南市十三中  朱绪广   232001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培养高中生成为全面型人才,核心素质已经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元素,核心素质会让学生拥有在现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被淘汰的能力和品格。因此该文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核心素质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 目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依然存在,很多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方式, 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从而无法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评价的理念,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1.重视基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做才能完成语言构建和运用呢?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重视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诵读和积累的形式来锻炼语言运用。例如,笔者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首先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习得了字音、句读、气韵等基础知识,借此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接着,笔者又通过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明晰了重音、停顿、节奏等基础知识,以此培养了学生语感,深化了作品情感。最后,笔者还重点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自我梳理了课文中的通假字(以、共、行、说、知)、古今异义(以为、行李、东道主)、词类活用(退、阙、鄙、东)、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等基础内容。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积累就能有效认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此奠定后续学习基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2.研究教材,深挖学生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由全国众多高校教授鼎力完成。所选文章都具有代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加强核心素养与教材的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较大,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诗歌、散文、小说,甚至剧本都相继登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侧重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3],通过将每一篇文章挖深、挖透,结合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另外,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应各有侧重。如在教学文言文时,应当侧重语言建构能力;在教学中国古代散文与诗歌时,可以侧重审美鉴赏能力;在教学外国小说时,应侧重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文章,学生也可以学习文章中人物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4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深挖文章,学生就可以学习蔺相如的急中生智、廉颇负荆请罪的诚恳态度等。这都是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所需的关键能力。



        3.改变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由传统的“领导者”向“引导者”转变。部分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自身态度[1],就无法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也有部分老教师在身份转变后就不知道该如何讲课了。这都是目前高中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问题。高中课业繁重,学生压力巨大。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旦无法厘清自己的定位,不知该用何种教学策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观念既包括教师的观念,也包括学生的观念。众多学生和家长都知道高考即将来临,学习日益紧张。在如此繁重的课业压力面前,改变传统教学思路,甚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可能不能及时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上课时注意灌输核心素养的理念,将其与课程教学结合。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这首毛泽东同志的诗作时,教师应当先调整自己的观念,着重引导学生审美鉴赏,让他们理解何为美,美在哪里,深刻理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怀。
        4.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语文承载着文化,是一门十分丰富的课程,学生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一些较为感性的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这也给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加强直观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借助于载体去理解文本, 不是通过脑中的幻想,而是结合真实的场景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得到提高。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之初,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将学生迅速代入文章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妙情境之中,首先让学生慢慢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正身处在美丽的荷塘边上,这个时候,再慢慢地睁开眼睛,入眼的是脉脉的流水,微风吹过,连自己的烦恼似乎也被带走了。 这时,向学生问道:“欣赏完月下荷塘的美景,你想到了哪些有关荷塘或是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样,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在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思考课文究竟表达的是哪种情景,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得到核心素质的教育,掌握自主发展,国家文化基础,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养成更好的品格和能力,不会在发展迅速的时代,迷失自己,盲目跟随。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全面型人才需要核心素质,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核心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感受中学习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正伟.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36):44-45.
[2]韩莹莹.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5-227.
[3]张顺利.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46-9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