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白沙镇白沙中心校 周长明
【摘要】小学生受自身所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的影响,通常会在参与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种类多样的心理问题,亟需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展开纾解干预。文章将基于心理学角度,针对小学生学习中问题的产生及解决策略,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关键词】心理学角度;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原因;解决策略
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角度展开阐释分析,伴随着实际所处的年级持续升高,以及具体面对的知识内容难度持续加大,在学生家长和广大教师逐渐提升对学业进度的关注水平前提下,我国小学生群体实际面对的学习压力呈现出持续加大的变化趋势,客观上诱导小学生在参与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生种类多样的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现存学习心理问题梳理
(一)厌学问题
第一,学习动机缺乏。所谓学习动机不足,就是小学生对自身实际面对的学习任务缺乏兴趣,不能表现出对学习活动过程的积极主动参与愿望。在学习动机不足条件下,小学生会在日常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展示出厌倦情绪、萎缩情绪、冷漠情绪,展示出无精打采的行为表现,将对学习活动的参与视作一件痛苦的事情,无法在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收获和乐趣。举例论之,部分小学生由于在个人天赋和基础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在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较大的理解难度,难以感受到包含在数学知识要素中的内在逻辑和乐趣,继而无法在针对数学知识展开的学习体验过程中获取良好效果。
第二,学习动机过盛。遵照教育心理学中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任务的完成效率之间不具备线性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加以描述,在学习动机处在中等强度条件下,通常能支持学习任务的高效优质完成。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其学习动机过于旺盛时,其通常会在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过分追求完美,无法容忍自身出现的任何错误或者是偏差,继而一旦未能顺利获取良好学习效果和成绩,就会产生自责情绪,继而感受到较为强烈的心理压力,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和综合学习效果。
(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注意力与主观意识具备密切关联性,是人类基本心理活动过程针对特定认知对象所作出的指向和集中。对于小学阶段在校学生而言,所谓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其在参与开展日常化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意识无法长时间集中于基本学习材料,不能围绕实际面对的学习内容,集中开展认知行为或者是思维建构行为,继而无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顺利获取和实现优质良好效果。
(三)学习意志力薄弱问题
所谓学习意志力,就是要在遵循一定学习目的条件下,自觉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并且积极克服具体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遭遇的各类困难。在小学生存在学习意志力薄弱问题条件下,其通常不会在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展示出稳定充分的恒心,无法对既定学习目标做到坚持不懈,在遭遇学习困难问题条件下极易作出动摇或者是畏惧表现,极易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继而难以顺利获取到优质且良好的学习活动参与效果。
二、基于心理学角度解决小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改善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
小学教师要借助于培养提升小学生群体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小学生实现对自身基本学习能力的全面准确认识,继而通过设置适合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在渐进式获取学习进步条件下,形成对自身基本学习能力的充足信心,继而逐渐增强主观学习动机。
举例论之,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时,应当通过与学生开展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全面准确评估自身在参与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立足实际情况设定和执行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继而在持续获取到学习进步条件下,逐渐改善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小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及时针对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展开复习巩固,避免发生遗忘问题。
第二,要指导学生在知识认知与学习过程中,积极做好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强化提升知识要素学习记忆过程获取的整体效果。
第三,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正确合理记录教师讲授内容,形成内容详实且便于复习巩固的课堂笔记,强化知识内容理解掌握效果。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重要时间阶段,受自身具备的多样化心理特点影响制约,小学生在参与开展日常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极易出现种类多样的具体问题,需要小学教师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展开解决处置,确保小学生在参与具体学习活动过程中顺利获取良好效果,实现自身最优化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大勇,曹丽,王瑜.学生家长对在线教学认知的实证研究——基于8651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04):25-29.
[2]姚军.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浅谈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J].学周刊,2020(11):183-184.
[3]邓振山,陈攀枝,薛军艳,郭姗姗,彭娟,孙志宏,赵瑞华,贺晓龙,刘月芹.校外课后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延安市宝塔区的调查研究[J].新西部,2020(08):51-52+24.
[4]张燕妮.优化情境创设,调动小学生思维能力——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东西南北,2020(04):122.
[5]孙艺桐.小学生课后托管班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以锦州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班教师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