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梁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 梁强
[导读] 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追求,也指引着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梁强

摘要: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追求,也指引着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充分把握教学的动态性与变化性特征,认识体育学科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协调教学的全过程,让体育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带有有效色彩,这样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提升,高效、高质课堂构建的教学目的也能够顺利达到。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开展强调了体育学科的体育、智育、德育功能,体育学科的教学有效性也备受重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响应素质教育要求,有效把握教改契机,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高效、高质课堂构建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协调教学全过程,从以下四个角度落实有效教学策略,为高中体育课堂诸如有效“因子”。
        一、严明纪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体育课堂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里是自由性较高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这实际上是不对的。会导致学生的无纪律性,也会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必须强调体育课堂纪律,用多种方式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自身纪律,应当从学生的意识、行为两方面入手.首先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讲明课堂上的纪律要求,强化学生的认知。这里所说的纪律包括体育课堂上的集合纪律、列队纪律、课前热身纪律、走姿要求等,这样学生才会才能够意识上认识纪律,进而在体育课堂上遵守纪律。其次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教师应当在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采取相关的措施,不能姑息、迁就学生。要及时的指出学生的纪律错误,并且适当的“惩罚”学生。如让学生表演一个小节目,或让学生进行十个深蹲等。其三为了培养学生的意纪,教师也应当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益智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锻炼学生的意志,也能够在积极促进中实现学生纪律意识的提升,从而保障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
        二、有效导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始。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对后续的体育活动更充满期待,进而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确保后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这里所说的导入包括两个内容,分别为热身环节和正式导入阶段。热身环节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演示式”热身活动,也不要单纯地让学生进行慢跑活动。


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来进行体育热身,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热身的无限趣味,也能够“热好身”,激活自己身体各个部分,让身体更适应后续的体育锻炼.如“圆圈接力”热身游戏、“蛇战”热身游戏、“拉网捕鱼”热身游戏等,都是教师可以选择的游戏活动。正式导入阶段,即要求教师运用语言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力求在导入过程中贴合本节课的训练特点。如本节课进行篮球学习,教师则可以为学生介绍注明的篮球明星,让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学生的兴趣高涨,为篮球教学也做了铺垫,后续的教学也顺利开始。
        三、多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多样化的游戏体验,要注意教法选择的趣味性以及与教材的贴近性。尤其在新课改推行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式教法出现,教师也更应该有所选择。只有确保教学方法与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之间达成最优关系,即1+1>2,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效提升。
        如在开展篮球训练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设计花样篮球比赛活动,其中包括篮球运球比赛、篮球传球比赛、篮球战术布置比赛等。这些有关篮球的不同的比赛内容能够让学生们针对性的进行篮球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篮球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
        再如在开展跳远训练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放手一跳”。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跳远长度累计制的方式应用小组合作来做组间比拼,这样能够让学生不在抵触跳远这一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四、完善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终点
        高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完善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改变结果式评价模式,这是提高高中体育课他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为一节课做一个圆满的收尾,且有效的评价能够给学生们足够的体育运动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以及评价的主体。
        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当尽可能的考虑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运动技法掌握情况等,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在评价形式上除了口头评价还可以适当的融入物质评价,让评价变得更有激励性: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师不能片面的理解有效教学这一含义。而应当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学科的终极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协调体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顺利实现教学目的,构建高效、高质精彩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马如海.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05):104-105
[2]陈文.高中体育课他教学质量提升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20(09):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