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王泓烨
[导读] 音乐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且特殊的科目,主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长春市一零八学校  王泓烨 130000

摘要:音乐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且特殊的科目,主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初中音乐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分析当前音乐教学透露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将以初中音乐为例,分析教学问题,提出用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初中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迎合时代要求,仍在使用传统、守旧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结果就是暴露出许多教育问题。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初中音乐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从中得到体会与感悟。对此本文将以初中音乐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应对策略,提高初中音乐教育效果。
        一、初中音乐教学问题
        (一)气氛压抑
        很多教师教学的时候并不重视课堂气氛的调节与控制。教师只考虑知识教学,将重心放在了乐理学习。学生并没有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1]。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白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学习过程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学生没有在生活中形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这种学习方法、教学方式效果有限,往往会加剧学生的音乐学习抵触心理,让学生认为音乐学习没有实质意义。
        (二)忽视实践
        音乐作为一种技能,学习需要实践。音乐教学需要实践的过程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可是当前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考虑教学创新[2]。封闭的课堂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无法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实践性教学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素质和感受。教师在实践中能够为学生更直观的展示乐理特点和概念。比如音频教学中,教师用语言的方法并不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知识的原理和特点,而教师如果可以用实际展示、对比的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
        二、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是非常常见的教学形式。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音频、视频等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全方位认知、全方位感悟。在学生有了一定音乐把握以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组为单位学习乐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难重点、教学目标,针对性、有选择的设计与调整小组合作任务与内容。比如创造性活动、表演性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合作[3]。比如在学习《阳关三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听歌,用这样的方法感受歌曲中的积极情感、昂扬感情。之后组织学生,一起分析知识概念。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用竞赛的方法展现各小组学习质量、学习成果。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主体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乐曲,达到高质量教学目标。音乐教师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背景,一定要牢牢把握学生发展主线,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追求。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音乐教育,迸发与呈现音乐教育的活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趣味音乐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延伸课堂空间,将教学延展到自然生活、社会之中。如果有条件,学校一定要重视对视频设备、音频设备的应用。比如在展示大自然声音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音频设备搜集一些下雨、风吹花落、虫鸣鸟叫的声音,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不同场景下的和谐氛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声音,并自己编写曲子,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身能力提出,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使用专业设备和乐器,用行动、声音感染周围同学。这样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好汉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乐器使用特色和方法,随后用大屏幕播放画面,让学生建立更直观的感受。
        (三)重视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该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非常全面的自我认知。此时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助力学生逐步形成健全品格、健全人格。音乐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美育教育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与美好。比如在学习《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这首歌曲中用到的各种乐器。教师也可以直接演示给学生,教学生一些乐器操作小技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了解歌曲作者的人生轨迹、音乐创作背景。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在学习中迸发强大的力量和积极性。
        结语:音乐教育一定要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能够带给学生丰富收获、丰富感知。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在生活化、多样化教学活动中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表演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杨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解析[J].黄河之声,2019(07):97.
[2]孙燕.“问题导学”引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63-64.
[3]李建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8(23):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