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丁霞 张鹰
[导读]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思想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又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表达能力决定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发展虽然主要受推理能力的制约,但数学语言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课堂实践中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数学表达,训练学生用规范、简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训

丁霞  张鹰   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内容摘要】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思想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又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表达能力决定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发展虽然主要受推理能力的制约,但数学语言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课堂实践中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数学表达,训练学生用规范、简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以培养发展培智学生的智力潜能。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14-02

        语言是人们联系外界事物与大脑思维的桥梁。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决定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发展虽然主要受推理能力的制约,但数学语言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培养发展培智学生的智力潜能。
        一、教师有意识的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从每次接手新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通过师生互相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发言。我都要求每个学生大声地介绍自己:如:我叫***,今年几岁,是**学校*年级的学生。启发引导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喜好和打算如何学习数学?在说一说对数学老师寄予什么希望等话题。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们体验到在集体中发言的乐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发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是在班级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都鼓励学生动口说,大胆说,大声说。一开始,大部分学生说得不太好,这时就需要进行引导,老师带着说,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学生重复说,说得好的同学带头说,说的差的跟着说,慢慢地,鼓动全班学生都有说的欲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举手,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做到及时肯定的点评,给与学生鼓励与赞扬。开学几个星期后,我基本掌握了班里所有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权利,总会刻意让表达能力弱的几位学生回答一些很简单地问题,哪怕是照着复述一遍都可以,只要他们大声地回答问题或复述,我都给予表扬,如班里一位男生,开学初几个星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14减几的减法》一课时,我让他说说分解“14”的一种分法,一开始,他站着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于是,我鼓励他:“没关系,那你就大声地把照着刚才同学回答的复述一下,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你。”终于,他大声地复述出“13和1组成14,14分成13和1。”我即刻夸奖他说得好,而且声音响亮,告诉全班同学要向他学习。当时,我可以看到此男生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从那节课以后,数学课上当我提出问题,这名男生也经常主动举手。平时,我明确地告诉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时,都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半个学期过去了,班里的学生已经渐渐形成想发言、要发言、抢发言的局面。
        二、教师有意识的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会数学表达。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培智生因先天的缺陷,各种不同的原因,他们的语言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构音困难,词汇贫乏,语法混乱,词不达意,吐字不清,口吃等,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残缺不全。在课堂上我都是走到学生身边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语言表达完整,用词准确,我们知道,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例:我在教学15- 8=?时,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再同桌互说,然后由表达强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说完后,我再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10-8=2。再算5+2=7。所以15- 8=7。在我表达时,让学生认真倾听,然后由学生模仿着说,说给大家听,经过这样反复的“说”的练习,等相对弱的学生也能表达完整后,再请同桌互相说说,在学生能讲清楚15- 8=?的算理后,我再出类似的题,请学生试着讲,以达到巩固表达的效果。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表达,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用规范、简练的数学 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过程需要依靠语言表达来呈现。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会做但不会说,有的学生明明意会得很好,但说出来却词不达意,没法子把意思表达清楚,甚至不停地绕大圈子。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应注重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习惯,使他们能用语准确、表达完整、条理清楚。
        1、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上,经常出现学生用错单位名称,尤其是应用题学习时,还有学生不懂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在看图叙述时,让学生结合图意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9个女孩、10个男孩、6朵花、8棵树等。平时,看图说图意时,也应强调学生准确使用单位名称。
        2、训练学生把问题表述完整。 对事物完整的表述过程是对事物进一步的理解过程。我班学生,没有说完整话的习惯,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几乎都习惯简单地说出答案。因此,需加强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加法开始到比多比少的问题,再到图画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等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叙述的问题,都要突出训练表达的完整性。如在提出问题“3比4怎样?”几乎所有学生都只简单地答“少”或“多”,这时就应及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出“3比4少”、“4比3多”。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需要从学生的最基础学习开始,对与学生习惯了用简单的字、词回答问题,现在再纠正就比较困难。
        3、训练学生把事件说得有条理。 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叙述的条理性尤为重要。如在计算教学中,对于计算过程,也应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叙述,从而培养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在教学14- 6=?时,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再同桌互说,然后由表达强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要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14- 6得多少”这样有条理的说。
        4、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简洁。语言表达要求完整,但也要讲究表达的简洁明确,语言的精练也反映了思维的清晰明洁。如:在教18-9=9时,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想的过程,即看减算加法,9加9等于18,所以18减9就等于9。
        四、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意识的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
        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不但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以达到人人都有说的机会,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让学生锻炼。
        1、启发示范说:老师示范,学生跟着说。 这在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然后让学生跟着说,随后适当指名让个别学生说,这样,让全班学生得到了锻炼,稍差的学生也能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说:同桌互帮互说。 说给同桌听,这一形式最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如每次例题学习后,紧接着完成书中“做一做”的题目时,我让同桌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相说一说,先把算理说给同桌听,再独立填写算式。
        分组讨论说。课堂中,我会适当地把学生安排成几人一个小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班学生由于刚接触这种形式,对于讨论这样的形式也还不熟练,每次在他们讨论时我会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告诉他们怎样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接力形式说。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把这样的形式叫做“开火车”,即让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往后的学生接着说下面的。在口算题目、数数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如学习数的顺序,我让学生“开火车”数数,每个学生数一个数,从10数到20的时候,往下的学生就要接着倒数,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行为习惯。
        3、创设生活情境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多媒体、演示、游戏等方式趣味化、动态化的呈现而创设生活情境,有效的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想说、能说、会说。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创设生活购物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将元角分的认识及换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把生活题材引入到课堂中,进行日常购物找零换算、进行会话练习。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不仅直观而实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发展了语言,提高了会话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和发展培智生智力潜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利落后心理教育康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肖非等著:《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
3、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2年9月.
3、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培智学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