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王学飞
[导读] 思维导图就是教学和复习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图形结合的特点。它能够让学生所学的复杂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图表形式,让英语知识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知识,对于重难点知识做到了然于胸;也教会了学生分层次的学习英语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成果,从而践行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理念。

王学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中学  835304
【摘要】思维导图就是教学和复习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图形结合的特点。它能够让学生所学的复杂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图表形式,让英语知识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知识,对于重难点知识做到了然于胸;也教会了学生分层次的学习英语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成果,从而践行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17-01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把大篇的文字信息变成形象易记、逻辑信息强的图文。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形象化、逻辑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中,并结合学情进行不断的调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阅读教学的创新性策略研究一直是近年来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然而,英语阅读也是令很多学生头疼的事,主要问题表现在阅读兴趣不高,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
        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正是在初中英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所提出的探究型教学策略。因此,笔者将结合阅读教学环节,谈谈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模式,从而充分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例析
        (一)阅读前活动
        读前活动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二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生词和重要表达,扫清阅读障碍。在读前活动中,思维导图的使用原则就是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两项任务。
        比如,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教科书第五单元Section B阅读课文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一文主要介绍了天灯、剪纸和陶艺三项中国传统手工艺。这一课的读前活动可结合课本2a的热身活动,利用PPT呈现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头脑风暴,说出自己知道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形式,从而激活背景知识。
        (二)阅读中活动
        阅读中活动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通过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泛读精读等方面的阅读技能。


教师通过呈现提前准备好了的思维导图或引导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做中学,有趣、有效地深层次理解文章。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比如,上文提到的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一文,文章第一段引出传统艺术形式后,在第二、三、四段分别具体介绍了天灯、剪纸、陶艺。教师可先利用天灯做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寻找细节,绘制思维导图,介绍剪纸和陶艺。
        (三)阅读后活动
        读后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设计出高质量的读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这种读后活动能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文章内容全面回顾,还能加深对文章的记忆。
        比如,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教科书第六单元Section B阅读课文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通过阅读中活动,学生设计、补充并完善了全文的思维导图,在读后活动中,学生就可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课文复述。
        三、思维导图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一)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利用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避免教師包办,直接呈现完整的思维导图,要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处理文章信息,提取要点。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二)保证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自由度较大,要搜集整理的信息量大,消耗课堂时间久,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活动,避免时间的浪费。教师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整合的途径。
        思维导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考与记忆方式。思维导图用简洁的文字符号来代替复杂的语言,这使得思维导图在阅读中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方便了学生系统地理解课文,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带给使用者一种平衡,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全面理解;它使你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教师应根据阅读课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思维导图,通过主题词、图像、关键词和网络结构,帮助学生把阅读内容的主要精髓提取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储存和回忆。思维导图将枯燥无味,冗长繁琐的英语篇章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图片,从视觉和理解力上更易接受,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动学生的左右脑,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大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更进一步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巴姗.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