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周文宏
[导读] 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普通高中新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设立的初衷和目的,是跟随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强调培养学生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能力,是一门以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本文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策略等,

        
         广安花桥中学校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普通高中新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设立的初衷和目的,是跟随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强调培养学生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能力,是一门以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本文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造力
        
         在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教学理念在高中教学中的一次全新实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一直是困扰学校教学和发展的一个难题,而开设通用技术课,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次积极尝试[1]。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多年形成的围绕高考进行教学、以高考为导向进行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让高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高中通用技术课,尤其大多省份并未将该课程纳入高考成绩的计分范围,使得该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仅仅是在形式上有了通用技术课程,而思想上、理念上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学生通用技术的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相关设备投入均显不足,根本达不到该课程设立的教学目的。
         (二)缺乏发展方向指导和效果评价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基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2]。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和压力,鲜有学校向通用技术课投入优秀的师资力量,大都是以教学辅助人员兼任该课课程的教学,而教师本身也缺乏钻研通用技术课教学的动力;在我国高校,还没有该课程的专业,因此对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只能通过中学学校的教研机构组织进行摸索、研究,还没有完善的、体系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可参考;同时,作为一门必修却免考的科目,通用技术课也难以激发处于高考压力之下学生的兴趣,难以让他们对通用技术教学投入时间和精力,逐步丧失了通过通用技术课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二、提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将通用课程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目标相结合,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在教改不断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环境下,应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素质教育、民族复兴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领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教学的同时,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养成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的引导者、推动者的角色,引导、鼓励、着意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规划能力[3]。
         (二)加强学科建设,注重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队伍的培养
         通用技术课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包含了生产生活中多种通用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对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执教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课程所涉猎的机器、农业、汽车、建筑、电子、服装设计、家政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还要随着关注各项技术知识的发展和更新,将各项技术的前沿发展及时纳入教学实践。通用技术课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需要学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视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通用技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位置,通过对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推动和促进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一条通用技术课教学的独特模式
         高中通用技术课的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这一课程的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模式的不同,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通用技术应用地;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技术亲自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去深入探索各项技术的应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总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必然选择,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臧敏.探究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09.
         [2]周南海.微课视角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以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9):52-54.
         [3]宁晓芳,孙承信.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2017(11):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