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年级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黄章卡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该阶段如果能够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对于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并且缺少观察事物的意识,因此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常常是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因此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提升教学实效性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总结探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德保县敬德镇多浪村小学  广西 百色  5337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该阶段如果能够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对于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并且缺少观察事物的意识,因此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常常是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因此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提升教学实效性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总结探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是重难点。我们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内容千篇一律、记流水账、言之无物、缺乏情感、语句不通、结构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少、生活阅历浅、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对新事物的思考等。而要想让写生写好作文,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本文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做好高年级作文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可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但是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究其原因,与缺乏写作素材具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写作素材可以挖掘,只是学生缺乏观察,缺少感悟,缺少思考,所以面对写作的时候,总是觉得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多去发现、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学生才能够写出更生动、更有血有肉的文章。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如写“我爱秋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秋天的景象,让学生去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田野的景象等,使其有真实的感受,在脑海中形成对秋天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去写作,他们便不会感到无物可写了。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思考。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还应当善于对事物进行感悟,思考,从中形成自己的理解、看法、认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注意体会劳动情景,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等等。然后让学生将这次大扫除写成一篇文章,不做具体限制,可以写自己劳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对这次劳动经历的感受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增加阅读量,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等。语文教材中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教材,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十分有益。另外,由于语文教材内容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读物,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当边读边思考,好的句子、段落等摘抄下来,做好读书笔记。对于优秀的文章可以反复阅读,反复体会。通过增加阅读量,学生便会摆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感可发的写作窘境。
         三、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该阶段的作文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师结合语文教学的写作要求,需要对读后感做好教学指导。写读后感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写,教师先指导其进行文章内容的简要概括,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之后对读后感的写作要求逐渐提高,如让学生练习自己的阅读实际去写读后感,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可以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并学着去仿写等。另外,通过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能够让他们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感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文章中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
         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反复训练、修改
         古往今来,即便是写作大家,一篇作品的形成,也常常是经过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最终得来的。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写、反复练、反复修改。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应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写上批阅意见,让学生对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改正,再次进行写作练习。另外,对于学生写好的作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反复阅读,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不断修改,从而形成一篇写作质量更高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潜移默化得到提升。
         总之,进入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时教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增加阅读量、反复练习写作等,让学生掌握较好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雯.谈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77-78.
         [2]陈锐珍.小学高年级段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02.
         [3]任随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生活情境作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