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王新然 刘艳丽
[导读]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大块,也是体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四大方面,其中听力、写作、阅读在小、初、高的学习中均涉及较多,但口语教学却往往被忽略。本文以口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力求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210
        
         【摘要】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大块,也是体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四大方面,其中听力、写作、阅读在小、初、高的学习中均涉及较多,但口语教学却往往被忽略。本文以口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力求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各级各类高校中的必修科目,以公共课和必修课的身份长久存在于高等教育的课程表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长久以来,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往往会有所疑问:“为什么我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却仍然要学习英语?”这实是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商务往来均越发频繁,因此,需要大量的英语专业人才以及其他专业的一流人才也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一、大学英语改革任重道远
         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也为了赶上社会变革的飞速步伐,大学英语进行了不止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培养方式还是培养目标,无一不向着更加科学,更加高效迈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优势也随着近些年4、6级考试题目难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显现出来。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越来越科学,知识层面和情感目标都被有效兼顾。
         纵观国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英语口语是困扰当前大学生的最难学科之一。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华北某高校为例,在开学初进行的英语课摸底问卷中,有高达70%的同学对自己的口语水平不满意,有67%的同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最大的期望是提高口语水平。英语口语作为日常交流中最有有利的手段之一,相较写作、阅读等方面,更具使用价值。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领域。
         二、当前的口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文秋芳(1999)认为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交流,而这一功能主要通过口语来体现,因此,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口语。高德新、于秀金(2008)提出了英语口语教学的“四体系”模式,既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测试,线上评价四个体系,认为口语教学应依托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资源优势,建立一个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日常教学观察及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的研读,影响学习者口语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方法机械,趣味缺失。在教学方法上,多数采用提问-回答-点评的方式,这就使得初高中口语基础不好的同学,羞于开口,而且没有参与的欲望。2.班型过大,练习无望。

以华北某高校为例,英语课的班容量在60人左右,这就使得课上的口语练习几乎无法做到全员发言,即便学生想参与和练习,也会因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实现。3.线上手段缺失。阅读、写作、听力都有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课下自学而提升成绩,但是口语的学习缺少有效的平台和监控,教师实时监控也不现实,也从一定程度上使口语提升困难。4.缺少语言环境。受到上课时长、班容量、学习资料不足等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用英语的环境不多,很难在第一时间对正确的发音进行强化。
         对大学口语教学模式的建议与展望
三、             (一)运用多方手段,大力发展线上教学
         1.课上的时间不够,课下来凑,鼓励教师使用i smart, Myet, Pigai,youdao 口语等APP进行形成性的口语评价,可以在软件中给学生布置作业,鼓励学生每天打卡,养成练习口语的好习惯,教师在后台进行监控并且定期总结学习的情况,督促学生利用线上平台练习口语,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化口语教学新模式。以华北理工大学2019级新闻英语(选修课)1班为例,本人会定期使用i smart平台进行口语检测,内容可以是同单元相关的,也可以是时下的热门话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扩展了课外的知识,也同时为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大搞阔斧的开展一场口语教学新模式新革命。新课改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常规讲授语法、翻译、阅读的同时,着重提升学习者的语言使用能力。为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合格人才,在口语教学模式上,可以进行一系列新的探索,如口语教学与交际法的融合,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ask-based Learning)的融合等等。3.推进语音实验室的资源建设。语音室是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课的标配,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际性语言能力测试的要求不断提高,仅满足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远远不够,要推进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的机会,增加在纯正的语言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有了足够的练习,在大型的考试中学生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门槛的取消也是与国际语言测试接轨的体现,加快推进口语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丰富口语语料库,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结合起来是未来大学英语口语模式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9-181.
         [2]高德新,于秀金,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8,9月,第123期.
        
         【作者简介】王新然(1988.10),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教师,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刘艳丽(1975.7),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教师,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8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18YYGJ028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