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说课稿(八年级上册)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何炳来
[导读]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文本的内容,结合学情分析,将本课从说教材、说教学流程、说课后拓展这几方面去说课。

 
         桐庐县分水初中教育集团  浙江 杭州  311519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文本的内容,结合学情分析,将本课从说教材、说教学流程、说课后拓展这几方面去说课。
         一、说教材
         (一)文本的解读
         杨绛的《老王》这篇纪实散文写自己一家人与车夫相互照应和扶助的几件事,反映了作品中人物艰辛的生活际遇和善良厚道的品格。作者通过自我解剖,表达对自我的反思,展示了一个底层人物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洋溢着普通人的人情的温暖,体现了作者心中悲悯的平民情怀。
         (二)教学的设想
         1.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特殊的历史背景挖掘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文化大革命这个人人自危的年代,杨绛夫妇被打成“牛鬼蛇神”,老王不怕受牵连,不仅没有跟他们划清界限,而且非常尊重、关怀他们。杨绛夫妇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女儿送老王鱼肝油,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一家人的善良,对社会底层人富有同情心。作者在老王离世前的一段日子里感到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深感内疚,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教师只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才能体会到文本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入理解和具体领悟这些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本文中对“家”词义的推敲咀嚼,不仅品出了字面之意,而且品出了弦外之音,让学生领悟到老王无家的孤独凄凉。二是寻找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选取学生疑难处,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来读。该课例中,尾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本文的主旨处、矛盾处。“老王临终前为什么给作者送去香油和鸡蛋”又是罅隙处,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读出的“说明作者以前总托人给老王捎钱”是文本的空白处。这正是破解文章密码的地方,教师要巧妙地追问“怎样写”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深入、富有创造性的解读。三是寻找文本的精妙之处、学生误读处,可运用比较方法解读。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语意隐晦,学生容易误读。文革期间作家一家人受到迫害,作者和老王都是不幸者。在那动乱的年代,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一样卑微,一样落魄,一样艰难。彼此牵挂、同情、关爱、照顾、尊重,用真诚相互慰藉温暖对方,闪耀着人性之光。杨绛没有怨恨当时的动乱年代,感觉到自己的经历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是一个有幸者,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语境分析,反衬出作家人品的高尚,具有善良、真诚的品格。杨绛之所以要不断追忆老王,也是认为自己的善良不如老王真实、纯厚,和老王相比,应该有愧疚。教师从词的背后,引领学生通过深入细致的推敲、语境的分析,就能悟出“愧怍”的真实含义。
         3.利用文本的插图,创造性地挖掘、运用教学资源,引领学生突破惯性思维的框架,提升语文素养,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通过插图的人物形态和文字蕴含的人物形象相比较的探寻,学生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对比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批判能力、鉴赏能力都有所发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品味语言,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老王的善良和杨绛高尚的人品。


         2.以文本语言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
         3.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深入品析《老王》中“愧怍”。
         2.教学难点。引起作者“愧怍”的原因。
         二、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老王的生活状况
         先让学生找出写老王生活状况的有关语句。教师、学生共同对话,然后教师归纳:老王一辈子生活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维持生计。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停止营运,生计更加窘迫。打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破旧的小屋里,眼睛瞎了一只,一生凄凉。
         (二)引导学生看课文的导语
         结合课文后研讨与练习一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教师、学生共同对话。
         1.从“老王对我们”这一角度来体察,归纳老王的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表现老王善的具体行为,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通过老王送冰,送病人,送香油和鸡蛋,说明老王真诚、纯朴,表现老王的人性之美。
         2.从“我们对老王”这一角度来体察,归纳“我们”的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表现“我们”善的具体行为,并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杨绛照顾老王的生计和作者女儿给老王送鱼肝油,体现杨绛一家人对老王的同情与关心,表现杨绛一家人的善良,富有人情味,蕴含着一家人悲悯的情怀。
         (三)展示课件插图,辨析插图内容
         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句子,并指出文本语句中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并作简要分析。
         (四)课文最后一句话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联系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解读。
         三、说课后拓展
         1.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的,并结合课文有关语段、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2.课文结尾处最后一句话是“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当今的社会状况,写出自己的见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