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方向东
[导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和形式也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将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不仅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是给语文教学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平果县太平镇新圩村小学  广西 百色  531400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和形式也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将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不仅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是给语文教学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常见的汉语,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以及常见的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使用汉语拼音,能正确地拼读,能熟练地掌握字的用法,正确地搭配词语,能熟读课文等等。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都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讲解,学生跟着学;然后就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最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而且也不能完全意义上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往往是今天学了今天就会,过几天就忘了,很难使学生铭记于心。
        如何打破这种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也是摆在很多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小学生悟性有限,学习方法有限,记忆力和耐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是急需语文教师解决的问题。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活起来
一、        死气沉沉的课堂不仅会使学生觉得压抑,而且没有新意,没有认真听和学习的欲望。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向课堂要效率,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面对容易混淆的词语、比较难记的词语、比较难写的词语,教师要别出心裁地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帮助学生清晰地做出分辨;比较难记的词语,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搞笑的小段子,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比较难写的词语,教师可以利用字的分解的方法,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二、主抓教学重点难点,强化学生记忆
        (一)小学生的词汇量尚处于学习积累阶段
        课文中常见的字词往往是学过后便会很快忘记,学得快忘得也相对比较快。如何使学生们对词语搭配做到准确把握、融汇贯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正确搭配词语的前提是让学生们准确地把握和熟知字的含义和用法,容易搭配错误的字词往往就是证明了学生对字的意义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搭配词语出现失误频率最高的词语挑选出来,平时逐一穿插进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经常性用错的字词组成文字小游戏、小活动,在课余时间设计竞猜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参与,在游戏中学习,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二)造句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词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造句就可以变得信手拈来。
        三、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又说学习方法才是教学中的关键,更有甚者认为实践才是硬道理,而我认为兴趣、学习方法、实践这三者密不可分,倘若能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加完美?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一切知识,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孩子一直为自己喜欢的事而努力,就会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有趣的语文故事,让学生们感受语文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儿歌和顺口溜等进行教学,比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在教学多音字的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成有效的句子来进行教学,比如“大都市里都是奋斗的人们”,这样就把“都”这个多音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了,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是比较有趣味性的。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除了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要传授学生们知识,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仿写、自由创写等),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阅读水平,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除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同样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实现核心素养的养成的重要步骤。
        (三)实践出真知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的确,实践是检阅一切的最终标准。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用心和耐心地教授,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字词句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循序渐进,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不能揠苗助长。用心地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祖珍.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创新[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2018.
[2]杨扬.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培养[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