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与生活同行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郑娅娜
[导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但是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试着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在生活中领悟、感受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使学生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对此,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二十中学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但是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试着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在生活中领悟、感受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使学生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对此,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应“对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展开有创新设计,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其中”[1]。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帮助,拓宽其学习环境,深入探索“用中学、学中用”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把语文教学和真实的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最佳方式便是创设情境,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同样也不例外,重点在于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生活化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如此便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老王》一课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三轮车车夫老王的故事,在对老王坎坷的一生进行描写时,文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教师若是仅仅把作者所运用的方法告诉学生,就显得十分枯燥,甚至一些学生迫切地想下课,但若是借助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便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老王是一个三轮车车夫,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踩三轮的呢?”此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看到过,我家周围有很多踩三轮的。”这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创设生活情境的例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中踩三轮的老王和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三轮车车夫,同时充分感受到三轮车车夫的不容易,这样便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教材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首先应把传统的课本脱离现实生活的错误观念改变,基于生活场景为学生讲述课文所描述的事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均是通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后录入的名篇佳作,文中所描写的故事、任务和景观等特征尤为鲜明,很容易引发学生联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2]。现阶段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课文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点着手,开展教学活动。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作者怀念父亲的情感着手,让学生回忆父母曾经为自己所做的看似很小但却很感人的事情,之后鼓励学生积极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阐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联系课文积极思考,当看到父亲蹒跚的背影时,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通过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把本文的感情脉络弄清楚了,充分体验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懂得了做人应学会感恩,要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三、加强实践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密切联系语文课本知识点和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受,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以《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春”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给予学生鼓励,让其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同时用简要描述,让学生充分想象春天的美景;其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围绕“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完成手抄报,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以及运用能力;最后,让学生周末时候和父母去春游,要求学生描写、感悟自己的所见所闻,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其对文本的感悟,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有效增强自身语言运用能力[3]。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将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境有效解决,同时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此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充满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阅历,使其更加热爱生活和学习。所以,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均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时俱进,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率最佳化。
        
         参考文献:
         [1]肖美玲.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66+68.
         [2]朱新英.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9(22):4.
         [3]黄玉云.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8(0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