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蒋艳艳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趣味式教学方式有效的发挥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及理念,充分发挥趣味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蒲城县桥陵镇后泉小学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趣味式教学方式有效的发挥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及理念,充分发挥趣味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出兴趣教学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逐步转变兴趣教学的应用方式,实现师生关系的逐步协调,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日常动手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提升趣味课堂的创设针对性,对课堂中的题目进行合理的调整,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
         一、妙语导学
         在正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导学,对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应当充分的应用语言技能,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对导语进行有效的应用,促使学生热情度的提升,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化为主动地汲取知识,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图形的变化》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利用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美好图案进行观察,进而提问学生这些图案是由什么基础图案转变而成,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能够较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使得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促进教学成果的提高。
         二、创设趣味性氛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与学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墙上贴一些“人民币”的图片、“钟表”的图片、“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就对其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生活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利用有效提问和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创设游戏情境
         采用游戏教学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利用游戏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寓教于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小学数学知识大多具有抽象性特征,通过创设游戏情景能够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古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进而促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以促进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应用实际生活案例,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渗透。模拟买菜的生活情景,在买卖的过程中了解小数点的含义,认识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有效的掌握,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的提高。
         四、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教师必须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集中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趣味性问题:一头小猪去买菜,每斤萝卜1元钱,买15斤;每斤白菜2元钱,买20斤;每斤土豆1元钱,买16斤,小猪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步进行计算,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集中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五、巧设作业形式
         作业的形式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作业形式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比如,小红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将家中的一块儿三角形镜子打碎,需要买一个一模一样的镜子,问镜子的尺寸是多少。在对该问题进行解决时,学生具有极强的代入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利用数学知识得出答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与应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成效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这就能为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也能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尤将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9,16(11):160.
         [2]康敬良。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