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袁镇
[导读]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

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 袁镇 237300

摘要: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尽管广大数学教师一直致力于优化应用题教学方法的探索,但应用题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传递知识给学生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应用题教学问题的,只有我们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现状,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方可真正改变应用题教学困局。本文基于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渗透.注重应用题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具有融会贯通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是关键环节。由于应用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学生的热情有所降低。应用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体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问题寻找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当前,一些教师虽然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但依旧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偏低。此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学习效率随之下降,阻碍了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未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协调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解题思路.这不仅没有彻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第三,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此确保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存在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最终结果的问题,未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特别是与应用题解题之间的关系,列举的题目过于偏离实际生活。第四,依旧使用单纯的“题海战术”。为了保证学生拥有较高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普遍使用“题海战术”,依托解题量促使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事倍功半。第五,生生之间的交流深度不够。在目前的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相关数学知识、解题思路的传授,整体教学环境过于僵化,师生、生生关系一般。学生在整堂课中几乎不交流,未发挥出优势互补、思维碰撞的优势,教师需要重点对此进行优化调整。
        二、创设教学情景
        应用题的设置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和情境的。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生活性和实用性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将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知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知识发展水平,来创设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将应用题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认真审题的心理
        对于数学应用题来讲,认真审题是一项十分关键的要求。尽管此要求不是一项策略,但此要求通常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在小学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应用题的解答上面,并没有告诫学生在做提前需要进行认真审题,也没有教给学生相应的审题方法。因此,在纠正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总结学生在应用题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并相应地记录示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给出分析和警告。增强学生认真审题心态,避免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此外,老师还需要教一些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认真审题,以便学生了解应用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并标记重要句子。在小学应用问题中,许多学生经常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应用问题解决中的已知条件,特别是对于应用问题的证明问题。
        四、教给学生审题技巧
        应用题基本上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学生通过审题弄清了已知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解答问题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就找到了.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而且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有时候应用题中的字都认不准,所以,审题出错是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应用题题型并不难,为了避免学生在审题时出错,进而导致接下来的运算思维出现偏差,答案错误,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他们掌握审题技巧.一是让学生掌握审题步骤.第一遍是初读题目,了解问题是什么;第二遍是细读,即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已知和未知条件,如果某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确定找出或满足位置条件的方法.二是借助示意图来理解题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经常出现体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题意,比如,某应用题为:花店里有5束黄玫瑰,红玫瑰的数量是黄玫瑰的3倍,请问花店一共有多少玫瑰花?这道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不是很明了,但通过示意图可清楚地知道红玫瑰的数量,这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结束语
        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种,因能力有限和篇幅限制,笔者只是从审题、解题思路、检验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还不完善、不全面,希望广大数学教师认识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秀章.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1-122.
[2]祝福洪.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3]董云峰.有效提升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3-14.
[4]刘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18-219.
[5]南宁.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J].才智,2019(2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