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李俊
[导读] 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的具象性思维比较弱,很难对那些比较艰深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卫城初级中学校   李俊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的具象性思维比较弱,很难对那些比较艰深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的事例融入到初中数学中,让初中数学课堂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生活感悟知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数学思维
        教师要想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将生活化教学法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 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一)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也会发生改变,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需要加强交流互动,相互配合的,这样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茁壮成长,教师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给学生讲授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家长在生活化教学中也能帮助学生,与教师形成家校共育。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实践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成长,主动接受知识,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三) 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习,家长、教师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为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打好基础,也能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生活化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的气氛,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树立较高的文化品格。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事例讲解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讲解数学知识,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推动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还能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事例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数学中渗透生活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科学分析,提高学习质量。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还能探究生活化知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概念和定义,学生需要对数学概念和定义产生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为以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打好基础。实践活动是良好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思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实践活动与实验在初中课堂中是比较常见的,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不仅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还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与生活有一定关联时,学生以后就会主动在生活中探究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性思维。
        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下面三个问题就是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问题:如果AB边对应的角为90度,CD又垂直与AB,那么,tanB等于什么?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3,BC=10,AB=AC,那么tanB=?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冬奥会高山滑雪的资料,了解比赛场地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生活中锻炼数学思维。
        三、结语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数学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数学知识,通过生活事例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事例中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将注意力全都放在课堂上,锻炼创造性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光昕.谈如何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J]. 才智,2020(01):48.
[2]李海玉.论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